團體遞信促規劃海洋生態區保護中華白海豚

2020-05-30

環保團體代表到政府總部遞信

【本報訊】五月,接連出現中華白海豚在本澳死亡的個案,澳門生態學會、澳門環保學生聯會、綠色未來、澳門海港歷史文化協會致函行政長官賀一誠表示,由於,中華白海豚是《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保護動物,所以,提出四項建議:

建議一:規劃海洋生態功能保護區域以進行保育及提高生物多樣性

中國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簽署國,需要最遲於二零二零年前在自身海域中訂立不少於百分之十面積,作為海洋保護區。中央自二零一五年劃定八十五平方公里水域予澳門管理,澳門政府理應遵守上述原則,把八點五平方公里作為海洋保護區。

特區政府在二零一八年訂立了《海域管理綱要法》,其中,明確澳門特區政府具有保護海洋自然資源及環境的義務,以及制定海洋功能區劃的職權;然而,兩年過去,暫時仍未見到關於「海洋污染」、「海洋生物保護」等法律的立法時間表;同時,棲身在港澳兩地的中華白海豚卻因各種原因數量不斷下降。

保護中華白海豚的舉措不僅是履行公約,亦提高澳門在國際間的良好聲譽,增強澳門在建設國際休閒旅遊城市的魅力。因此,期望政府能盡快完成規劃海洋生態功能保護區,以及成立由行政長官、環保人士、專家學者組成的海洋諮詢委員會,加強官民及學術研究單位共同合作保護海洋。

建議二:改善沿岸水質及優化中華白海豚生存空間

海豚接二連三的死亡事件應引起關注;因為,從生物監測角度而言,這是海洋環境污染嚴重,向人類預警的訊號。因此,建議盡快升級污水處理廠的淨化功能、加強生活或工業,以及船隻污染海洋的罰則。

建議三:限制部分水域內船隻航行的速度

根據市政署資料,中華白海豚在本澳活動區域分佈比較不均勻,主要集中在澳門機場東部及南部,路環島以南、友誼大橋以東水域也有少量中華白海豚活動的記錄。然而,該區內往來船隻眾多,其中,船舶高速航行有可能導致在區域內覓食的中華白海豚受傷。

目前,澳門海事局規定海域船隻航速仍高於香港的保護區規定限速十海浬;建議進一步限制重要生態功能區域內航行船隻的速度,以減少對中華白海豚造成傷害的機會。

建議四:期望能持續進行海洋生態監測及盡快完成海豚的死因調查

近期廣東省已提出法規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立體觀監測網,以加強海灣生態修復及減少自然災害威脅,澳門作為大灣區濱海城市更理應加強對水域內生態的持續生態調查,以制定科學的海洋保育政策,建議環境保護局能每年進行海洋生態環境調查及公佈結果,以供大眾知悉環境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