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509號

2020年07月28日

星期二

世遺景觀屢因發展受損

2020-07-28

松山下,可見廿年來澳門發展急速景象

新口岸區高樓迭起,嚴重破壞東望洋燈塔景觀

近日,東望洋燈塔景觀成為社會熱話題,新口岸一幅空置多年的地段,發展商再向當局申請規劃條件圖,要允許興建九十米高樓,要與中聯辦大樓『睇齊』,社會關注再有超高樓宇建築,勢將一再破壞東望洋燈塔世遺景觀。

要興建九十米高樓的地段,位於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中聯辦大樓與聖羅撒女子英文中學之間。新澳門學社反對此高樓項目,並批評項目是對東望洋燈塔景觀『一遮再遮』,燈塔景觀將一再受到破壞,學社並認為,該地段若建成九十米高樓後,再一次對燈塔景觀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把羅理基博士大馬路西側最後一個仰望到該世遺的視覺通道屏蔽掉。

對於上述地段發展商要求允建九十米高樓,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政府肯定要遵守燈塔周邊限制批示,而發展商也必然會『起到盡』,這是『澳門特色』。

難道是『發展大過天』?高樓『起到盡』這『澳門特色』,必會破壞燈塔世遺景觀,今年是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十五周年,文化局為此特別舉辦名為『點滴、世遺』故事徵集比賽,筆者冀望投稿人士在為澳門世遺故事作出敘述的同時,亦應提及到世遺和周邊景觀的重要性,因為世遺不同一般的舊事物、建築文物,不單要維修保護,更要維護其周邊景觀的完整,才能真正全面保護世遺。

保護世遺必須維護景觀

能被納入為世界文化遺產,東望洋燈塔的整體和景觀,除建築獨特和文化歷史外,更有其實在性的與澳門發展關聯意義,燈塔景觀應該是仰上望無阻,向下望『一目瞭然』,睇晒整個新口岸、珠江口。若只對東望洋燈塔建築作保護維修,而忽略了文遺的景觀意義,便是損害世遺。

建成有一百五十五載的東望洋燈塔,是澳門最著名景點之一,與大三巴牌坊同為澳門標誌,人們稱燈塔為『澳門之光』,東望洋燈塔與東望洋炮台、聖母雪地殿教堂整體景觀,於一九九二年被評定為澳門八景之一,景觀有近四百年歷史(教堂建於一六二二年)。東望洋炮台過去曾是軍事地區,屬駐澳葡軍所管理,炮台下面設有軍事用的防空襲隧道,現時隧道已成為景點及展覽區。整個燈塔景觀的管理現分別由海事局、旅遊局、文化局、市政署和氣象局分擔。

燈塔景觀,在城市急速發展下一再受到威脅、破壞,在被列入世遺不久,已有發展商在東望洋山下建超高樓宇,擋去燈塔景觀,為此民間曾發起『護塔行動』,抗議政府批准超高樓宇興建,損害世遺景觀,在連串的抗議行動,以及去函聯合國教科文投訴,在民眾努力下,政府於二零零八年制定了東望洋燈塔周邊區域的樓高規定,但『起到盡』這『澳門特色』,仍勢將破壞世遺景觀。

 燈塔應仰俯皆見美景

日前,『保護東望洋燈塔關注組』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出緊急呼籲,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伸出援手,關注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再次處於遭到破壞的危險之中。

對於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地段要建九十米高樓,文化局表示十分重視對東望洋燈塔景觀的保護,並持續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做好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文化局會繼續按照職能,在城市規劃工作中提供文物保護角度的意見,且透過相關諮詢組織聆聽社會意見,同時,與各政府部門保持暢順的溝通管道,繼續做好有關協調工作。

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蘇嘉豪就指出,草案高度是由文化局的意見,質疑局方是否真心認為有關高度沒問題,也要求該局交代有否就地段項目進行大型建築計劃的遺產影響評估及呈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

蘇嘉豪強調,東望洋燈塔是澳門大眾共有的歷史資產和城市記憶,故他們強烈要求政府儘快檢討收緊燈塔周邊限高的特首批示,杜絕「合法不合理」的高樓再將其僅餘的景觀破壞,兌現「盡一切努力保留世遺景觀視覺完整性」的國際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