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後疫情時代,習近平以『中國主張』促世界煥發新生

2020-11-23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 張素)『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21日晚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引用唐詩名句強調,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必將如鳳凰涅槃、煥發新生。

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國際問題學者表示,面對世界大海的『風高浪急』,習近平曾以船作喻,明確金磚國家合作的方向與節奏。如今,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就如何應對人類經歷的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發出的倡議,呼籲二十國集團勠力戰疫、共創未來,則是以『中國主張』促世界煥發新生。

受訪學者有此解讀,首先是基於二十國集團機制之于世界的特殊地位。

二十國集團成員人口佔全球的三分之二,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的86%,貿易額佔全球的75%,在全球事務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二十國集團構想發端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則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應運而生。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戰疫中,二十國集團再次發揮出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二十國集團已從‘危機應對’發展為‘長效治理’的多邊機制。習主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帶來的影響超出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此時世界關切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就危機應對,世界長遠發展問題提出什麼主張,如何解題。而這其中的‘中國主張’更加受到關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說。

外交學院副院長高飛指出,包含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二十國集團是全球治理最為重要的平台之一。眼下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更將『全球治理赤字』等問題進一步放大。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既要就抗疫情、保民生、穩經濟等任務發出積極信號,更要就後疫情時代全球治理給出答案。

受訪學者認為,習近平此番闡述的『中國主張』恰是兼顧上述關切。

——聚焦『勠力戰疫』,習近平建議二十國集團在四個方面進一步發力,分別是『構築全球抗疫防火牆』『暢通世界經濟運行脈絡』『發揮數字經濟的推動作用』『實現更加包容的發展』。

『這些抗疫合作主張體現出統籌協調、標本兼治的中國思維方式。』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說。他指出,其中『努力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中方提出建立基於核酸檢測結果、以國際通行二維碼為形式的健康碼國際互認機制』『解決數字經濟給就業、稅收以及社會弱勢群體帶來的挑戰』等表述,關乎生命、關乎生活、關乎生計,透出『煥發新生』之義。

高飛結合今年3月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上提出的四點倡議表示,一系列務實舉措直接指向如何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亦成為下一步完善全球治理的切入口。

——聚焦『共創未來』,習近平建議二十國集團在四個方面發揮更大引領作用,分別是『加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完善經濟全球化的治理架構』『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提高應對全球性挑戰的能力』。

『這四個方面是有機的整體,相當于分層次完善全球治理。』高飛說,疫情暴露了當前全球治理體系短板和弊端,但絕不意味著將原有機制全盤否定。比如,聯合國是合作處理國際事務的核心機制,這一點不容改變;又如,曾經行之有效的世界貿易組織、國際金融體系等因國際結構改變亟需改革,故而中方強調『使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再如,數字經濟是新興產業的代表,『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中方提出以《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為基礎,同各方探討並制定全球數字治理規則,並推動落實二十國集團人工智能原則。

王義桅說,二十國集團曾因金融危機而被『激活』,當下特殊時刻更應為世界經濟復蘇而發揮作用。中方領導人重申『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多邊主義,堅持開放包容,堅持互利合作,堅持與時俱進』,是面對疫情進一步凝聚全球合作的動力。

受訪學者認為,值得關注的是在講話中習近平再度立足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強調『這將為各國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果帶來更多機遇』。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率先穩定疫情,習主席的表態是給當前仍被疫情陰影籠罩的世界提供了信心。』高飛說。

蘇曉暉說,中國將在平衡常態化疫情防控與穩定恢復經濟之間如何走出一條發展路徑,越來越為世界所關注。從習近平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時多次強調『共同開放』,到今時以『中國主張』呼籲共同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中國用行動踐行承諾,繼續與各方攜手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