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614號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天冷很多病毒開始肆機而動
2020-11-27
【特稿】根據衛生局的通報,本澳日前接連發生兩宗關於集體腸胃炎的個案,一宗是9人茶餐廳進食後懷疑患集體腸胃炎,以及望廈托兒所有5名幼童患集體腸胃炎。結合當局所接到個案發生的日期是11月23日,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小雪的翌日,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也是病毒蠢蠢欲動開始伺機而動的季節。結合鄰埠香港22日起突然增多的新冠確診個案,也是在小雪日前後開始爆發嚴重疫情,筆者還是要呼籲市民不要麻痺大意疏於防範,一定要堅守防疫措施做好防護準備,以免在新冠疫情防範常態化階段,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避免腸胃炎集體性頻發以及秋冬季趨於流行的感冒病毒一起,形成對本澳醫療系統帶來額外壓力。
據澳門電台的報導稱,市政署調查 1宗涉及 9人的懷疑集體腸胃炎事件,他們於本週一 (23日)在黑沙環利軒冰室進食叉燒滑蛋飯等食品後,當晚陸續出現腹痛、腹瀉、發熱、嘔吐等症狀。衛生局流行病學調查認為,較大可能由細菌性病原體引起。市政署事後派員到涉事餐廳抽取食品及環境樣本檢驗,要求餐廳徹底清潔消毒,同時勒令停售懷疑涉事食品。另外一宗關於腸胃炎的報導是,衛生局接獲望廈托兒所 B班 5名 2歲幼童集體胃腸炎,其中 1人發熱及嘔吐頻繁,需要留醫,情況一般。托兒所週一 (23日) 有幼童患病嘔吐,其餘 4名幼童相繼出現腹瀉等病徵。當局已排除事件由食物引起,相信由病毒引起的可能性較大,已指導有關場所正確處理嘔吐及排泄物的方法,以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
天氣一冷,很多病毒就開始肆機而動,流行期從11月到隔年3月的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在冬天更是特別活躍。有醫師指出,深秋入冬後,腸胃道的病毒就開始蠢蠢欲動,這些病毒感染最常見的就是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前者以幼童為主,後者傳染力驚人常是一人感染全家中標。而且以上這兩種病毒症狀很像,發病前一天就是胃痛悶、食慾不佳,再來就是上吐下瀉又發燒,預防的方法就是勤於清潔雙手,才能有效預防“病從口入”。
小雪節氣一到,香港乃至亞太地區的日韓等地都發生大規模的新冠確診個案,這樣說明氣候變化對病毒的傳染速度有增加的趨勢,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關注。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世界各地捲土重來,常態化的防疫措施免不了讓人產生“防疫疲勞” ,但通過目前香港甚至其他地區的個案說明,疏於防範的結果就是很容易被新冠病毒有機可乘,就會產生像香港“跳舞群組”那樣恐怖的感染連鎖反應。筆者還是要提醒各位看官,健康安全的環境由個人和家居細節做起,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是你遠離病毒的最好辦法。出街記得佩戴口罩,雙手觸摸街外物件後,要避免接觸五官,尤其眼睛、鼻和口,以防病毒經黏膜感染自己,還有就是如果咳嗽、說話、打噴嚏等令口罩沾濕,或口罩受到外界污染或損壞,就應該更換切勿因小失大。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