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623號

2020年12月08日

星期二

街道命名如發展印記

2020-12-08

九十年代出版的兩本袖珍版街名冊左為海島市右為澳門

大街葡文為Rua dos Mercadors意即商人街或商販街

大街是澳門早期重要街道之一

通商新街又名『新填地』顧名思義是填海造地闢出的街道

澳門城市發展,與填海造地有密切關係,皆因澳門面積很細,數百年前,葡人是藉著與中國友好關係,壟斷了中國與外地貿易往來,讓澳門成為一個亞洲重要的港口城市,但在鴉片戰爭後,清政府開放門戶,澳門失去了其特殊地位,加上港口日漸淤塞,澳葡政府為此要進行填海工程,圖改善港口水流,亦間接造就了日後澳門以填海造地助力發展了城市。澳門內港、沙梨頭、下環街一帶的街道,便是初期填海造地而闢出的街道,不少街道的名稱,記下了該些地區的發展歷史,例如罅些喇提督馬路,白朗古將軍馬路,羅利老馬路等街道名字,都是以當時曾在澳門進行填海工程,以及改善海港規劃的工程師而命名。

填海造地闢出新街道

街道的命名,就像城市發展的印記,亦是地區歷史的部分。過去,上一輩人常說;『廣州城』、『香港地』、『澳門街』的口頭禪,分別去形容穗、港、澳三地,其中原因之一是譏諷澳門地方很細,只有『一條街』那麼大,且街道又『左曲十三彎』,冇乜規劃,故稱澳門為『澳門街』。其實,澳門真的是有『澳門街』這條街道,早於十六世紀中,明朝政府允許葡人在澳門居住、通商後,為要規管這些『外夷』,明政府建議設立十字大街,大街四周有圍柵,葡人居所要在這條被稱為『澳門街』的大街內,以及進行通商活動。

所述的『澳門街』即現時的大街,這說法有跡可尋,大街;又名營地大街,葡文為Rua dos Mercadors,意即商人街或商販街,指出這條街是營商的街道。亦有說此街位置當時曾是明朝軍人駐紮之地,用以監視『夷人』行為,因而被稱為營地街,而從葡文名稱,可證昔年此街因為營商環境而命名,而澳門最早期的市集──『營地街市』亦是在此區,營地大街,可稱得上是澳門發展最早和最重要的街道,故被稱為『澳門街』,『澳門街』亦因大街起名。

逾千街道反映地區歷史

雖然話『澳門街』好細,澳門的街道可不少,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條(官網資料),分布於澳門區、氹仔區和路環區,當中澳門區有九百五十條,澳門區的街道,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特色,亦反映了地區的發展、環境。在外港、新填海的區域,街道較寬闊,大馬路多,而在舊城區內,街道則較窄,橫街窄巷特多,例如下環區內,巷、圍、里處處可見,至於人流甚多的中區,新馬路、議事亭前地、板樟堂區也是很多橫街小巷,亦反映了地區歷史。

遺產學會於二零一七年發行的『1874澳門市公共街道名冊』一書(作者:龍發枝、勞加裕),內容重整了當年(一八七四年)澳葡政府發行的街道名冊資料,書中序言指出;澳門街道研究是澳門歷史研究的重要一環,也是探究澳門城市發展的一項基礎工作,澳門街道及其名稱,隨著城市的形成而出現,作為城市內某一場所或區域位置的功能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