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636號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嚴防以待!由英國變種新冠病毒說開……
2020-12-23
【特稿】自英國首相約翰遜19日宣布英國發現變種及更高傳染力的新型冠狀病毒後,已有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禁止英國旅客入境。香港21日宣布從12月22日起禁止英國載客航班入境,過去14天曾於英國停留2小時以上人士禁止登上飛往香港的航班,但相關防疫指引被指漏洞百出。本澳21日也宣布由當晚10時起加強本澳隔離醫學觀察措施,要求內地或台灣以外國家或地區入境隔離由14天增至21天。但時隔一天后的22日,衛生局發出公告,由21日10時起,所有入境澳門前21天內曾到中國以外的國家或地區的人士、或曾到過香港的人士,須在指定地點接受21天醫學觀察。澳門特區政府因應目前的疫情需要,一連政令提高入境措施以堵塞漏洞嚴防疫情。
同時,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澳門的傳播,特區公報22日分別刊登2項行政長官批示,自2020年12月23日零時起,所有在入境前21天內曾經到過中國以外國家或地區的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地區居民,禁止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於公共利益,尤其是防治疾病、緊急救援,以及維持澳門正常運作或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例外情況,衛生當局可豁免上款所指人士遵守有關的措施。此外,自2020年12月23日零時起,不擁有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地區居民身份的非本地居民,倘在入境前21天在內地逗留,且屬家庭團聚或其他與澳門有密切聯繫的例外情況,經衛生當局事先批准,方可入境。
綜合這幾天的新聞報導可以看見,自英國首相約翰遜於當地周五(18日)晚上就遏制變種新冠病毒召集高層官員開會,並宣布在周六公布新的防疫措施後,事件發酵比想像的還要快,一時間全球已經有40多個國家及地區已開始對英國實施旅行禁令。而關於英國變種新冠病毒的最初報導,是來自12月15日關於英國科學家在英格蘭南部發現新的變種病毒株的新聞,稱變種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率,可能比舊的品種高7成但就商無證據表明它更具致命性,並已通報世界衛生組織。
其實,早在今年9月份英國就已經檢出了這一變異毒株,時隔四個月之後的如今再“廣而告之”的向外大肆宣布這一“舊聞”,是何用意?這不得不讓人關注到英國如今面對一個百年不遇的大難題就是“硬脫歐”。通過這幾年的磋商,英國和歐盟仍沒達成脫歐後的貿易協議,前兩個月還因為漁業等問題與歐盟鬧僵。面對未知性英國由上到下都沒有一項比較明晰的應對措施,而12月31日作為硬脫歐過渡期的結束,此時此刻宣布英國進入疫情重災區,導致全球逾40國家或地區宣布與之停航,歐洲多國相繼宣布與之關閉邊境通道,可以說這似乎是間接地將硬脫歐的步伐提前,如此非常時期,此番操作是不是英國當局轉移國內焦點的一種手段,還是政客們利用災情做空市場,為下一步推出相關紓困措施作鋪墊,是值得讓人深思。
但無論怎樣,遠在天外的英國似乎與本澳關係不大,但就讀在英國的學子與滯留在英的居民該如何面對這一突變,還有待政府與之協商,畢竟,封關停航導致英國物資緊缺這一問題是可以預見的。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只要做好嚴防嚴控境外疫情輸入,內部做好全體民眾的自我防護、自覺遵守防疫措施,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持久戰還是有信心的。澳門已經連續268天無本地病例報告,內地與澳門的人員往來也趨於日常化,“零增長”不等於零風險,呼籲廣大市民仍一如既往支持特區政府的防疫措施,自覺自愛共同維護這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