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636號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欠缺合理規劃團體促完善公園設施
2020-12-23
【特訊】團體喜見燒灰爐公園優化工程竣工並於今(23)天重啟,連同氹仔中央公園及白鴿巢公園的兒童遊樂區相繼翻新啟用,本澳公園設施正逐漸完善。然而,由於欠缺合理規劃,公園分佈不均,經實地考察,發現部分公園設施存在不同問題,亟待改善,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院長高勝文及澳門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學會會長羅琨瑜對此表示關注,並促當局完善公園設施。
高勝文表示,公園是市民的主要活動場所,故公園除了注重綠化外,還需要有很多配套設施,如球場、遊樂設施、圖書館、泳池等。調查發現,現時全澳公園雖有四十多個,但由於欠缺合理規劃,公園多集中在澳門半島,呈現分佈不均的情況,與此同時,部分公園設施不足、單一、數量少、老化等問題尤為嚴重,這與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的相違背,希當局盡快完善。
羅琨瑜進一步表示,公園除了提供市民休閒憩息之外,在心理上,更具有調節市民情緒、減壓,維持市民身心健康的功能,而且一座具有質量的市政公園,還可以提升市民的生活滿意度及城市幸福感,在防疫外出條件限制的保護措施下,更具特殊意義和價值。如完善公園設施,更可體現社會公平,促社會和諧。
對於公園設施現況,他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因應各區人口,制訂合理規劃,如利用回收的閒置土地、公用大廈之平台及天台空間,增設各類型室外、室內或室內外兼備的公園設施,以解決公園設施分佈不均的情況;二、對於設施不足的公園,應增加衛生設施、遮陽設施及照明系統等,以滿足市民的基本需要;三、在遊樂設施方面,應考慮不同年齡層居民的需求,完善分齡設施,以及增設較缺乏之羽毛球場、排球場等場地,並增加無障礙設施,一方面解決設施單一及數量少的問題,另一方面構建友善、公平與和諧社會;四、對公園設施作定期巡查及維護,並制訂更新計劃及使用指引,以解決設施老化及安全隱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