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有措施為市民分擔風險

醫學專家指立例緊急使用新冠疫苗是保障市民安全

2020-12-25

【香港中通社12月24日電】(記者 劉夢婷)香港疫情持續近一年,特區政府早前制定新規例,讓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作緊急使用,並要求新冠疫苗需“過三關”。醫學專家24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此舉是保障市民安全、增強抗疫信心。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指,讓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作緊急使用的新規例,生效期12個月,至明年12月23日。新規例賦權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可以根據客觀醫學數據,包括第三期臨床研究;參考一個顧問專家委員會的專業意見,以及參照香港以外的藥物規管機構已經核准使用下,可以批准疫苗在香港作緊急使用;亦要求市民在知情下接種疫苗。

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疫苗可有效保護長者等易感染新冠病毒的高危群組,從而減少公共醫療負擔。即便目前難以排除疫苗可能帶來的嚴重副作用,但港府有措施為市民分擔風險,有助疫苗進一步推廣。

梁子超指出,關於疫苗的大部分副作用都是罕有的,在疫情持續不受控的情況之下,對於高危群組而言,受感染的風險遠高於打疫苗產生副作用的風險;即便有一定風險,還是建議市民使用疫苗。

香港智庫組織“香江智匯”會長周伯展醫生表示,港府實施此次疫苗計劃時,應讓更多市民富有信心、了解到疫苗的重要性,讓越多人打越好。各個政府部門應積極配合,在注射安排、應對嚴重不良反應等環節都做好充分準備。

周伯展還表示,疫苗只是“武器”,能增強市民信心,但並不見得是百分百有效,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仍然不可以放鬆。而注射疫苗不是朝夕之間的事,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有關部門的防疫工作、市民的防疫意識仍然要保持謹慎。

梁子超建議,為增強香港市民對疫苗的信心,應盡量做到信息透明、將疫苗品種選擇權交到市民手上,市民可根據顧問專家委員會的專業意見自行評估是否注射、注射哪一種。而港府都已將這些條件囊括在計劃中,是有遠見之舉。

林鄭月娥早前還指,特區政府擬就新冠疫苗接種成立保障基金,為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市民迅速提供經濟支援。對此,周伯展認為這是有關部門為了降低市民對新冠疫苗副作用顧慮的辦法。

梁子超則認為,新冠疫苗難以百分百保障健康安全,但保障基金可減低市民注射疫苗的風險,並有助加速疫苗推廣。他認為如果疫苗的推廣注射工作進度太慢,會在疫情中產生更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