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暴力到懺悔 -

香港修例風波被捕者的恨錯難返

2020-12-26

【香港中通社12月25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姝)“整個勞教中心的生活都很難受,最難受的就是失去自由和與家人相處的時間。”20歲的阿樂原本應該像同齡人一樣,在學校刻苦讀書,陪伴在父母身邊,但去年修例風波中的衝動犯錯卻改寫了他的人生,美好的生活成為了泡影。

12月的香港氣溫驟降,位於大嶼山西南面的沙咀懲教所格外蕭瑟。山海之間人跡罕至,青少年在囚人士在這裡接受嚴格的紀律訓練,反思過往的過錯,痛悟犯罪的代價。

穿著囚衣的阿樂坐姿筆挺、面無表情地對著監倉牆壁,懲教院所嚴格的紀律訓練磨平了他的棱角,再次談起去年修例風波中的“瘋狂”,已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去年6月我開始參與和平理性的示威遊行”,在混亂的社會氛圍之下,阿樂漸漸被煽暴派對暴力的美化所催眠,開始嘗試用激進的手段表達訴求。

當時阿樂已聽不進父母的勸阻,暴力與仇恨沖昏了頭腦,一步步將他推向違法的深淵。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第一次的衝動就惹來牢獄之災。

被警察拘捕後,阿樂徬徨無助地坐在警署,他從未想過會有坐監的一日,而此時已沒有“手足”與他共同進退。第一時間趕來為他保釋的,是苦口婆心勸他不要參與示威活動的父母。

“對不起。”見到父母,阿樂用一聲道歉打破沉默,“我知道我被捕令他們很傷心”。沒有打罵與怪責,阿樂一家三口在警署哭成一團,“他們對我說,兒子沒關係,我們共同面對。”

阿樂說,自己在媽媽心中是乖乖仔,這次被捕傷透了她的心。“數不清媽媽哭了多少次,她擔心我的前途,我很對不起她。”失去自由後,阿樂對家人的牽掛有增無減,學業方面的計劃也隨之破碎。

“被捕後我才發現失去的東西比得到和追求的東西更多。”在判刑前的漫長庭審過程中,阿樂陷入無盡的後悔與自責,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和家人相處的時光、失去了社交生活,“我已經沒有了選擇的餘地。”

進入勞教中心前,阿樂說,他很怕、很徬徨。“對勞教中心的印象是很辛苦、很恐怖的地方,有很多體能訓練,擔心自己做不到。”而真正開始訓練後,阿樂才發現生理的不適敵不過心理的難捱。

每天凌晨5點就要起床,接受一整天的體格和步操訓練後,夜晚要回到監倉磨鞋。阿樂曾認為理所當然的舒服生活變得遙不可及。

當阿樂逐漸適應艱苦的體能訓練後,心理上的折磨卻難以克服,他開始想念自由的生活,想念與父母相處的時光,甚至單純地想吃一頓大餐。在獄中的漫漫長夜,阿樂總是會想起和父母相處的時光,懺悔與歉疚化成淚水默默流淌。

“以前覺得父母的囉嗦很煩,自從進入勞教中心後才發現連被他們煩的機會都沒有了。”即使沙咀懲教所離市區山長水遠,阿樂的父母每個月都會來探望他,給他帶來信件和照片,短暫的見面機會顯得彌足珍貴。

阿樂告訴記者,在勞教中心最大的改變是學會珍惜外面擁有的一切。他日後會好好表現,爭取早日離開院所,出獄後會努力讀書繼續學業,用最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的恩情。

12月25日是聖誕節,以往阿樂會與家人在家中吃一頓大餐,那溫馨歡樂的場面還在他的記憶中,但今年他卻只能在獄中孤獨地度過。“我一定會珍惜日後和父母相處的時光,好好把握每分每秒孝順父母。”

恨錯難返,懲教院所的生活讓阿樂反思過往。“留案底並不會讓人生更精彩,只有無盡的後悔。”阿樂想告訴每一位年輕人,不要因一時的衝動做出後悔一生的決定。“不要到判刑那一刻才後悔,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不要犯錯成為第二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