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香港經濟陷歷史低谷仍見希望與機遇

2020-12-30

【香港中通社12月29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黎金良)2020年,香港經濟被新冠疫情推向歷史低谷,但同時又看見希望與機遇。

香港特區政府預測2020年全年經濟收縮6.1%,這將是香港有紀錄以來經濟表現最差的一年,也是繼2019年經濟收縮1.2%後,首次連續兩年陷入經濟衰退。

香港經濟何時爬出谷底,關乎這個“東方明珠”的長久繁榮。從不同機構最近發表的經濟預測可見,香港經濟2021年有望擺脫衰退。

當中,渣打銀行料恢復增長4%,香港總商會料增長3.5%。香港特區政府最新的展望,也料香港經濟在2021年恢復正增長。

疫情雖然揮之不去,但香港經濟從2020年下半年已開始扭轉頹勢;與對上一季度比較,第三季經濟反彈2.8%,一反連續5個季度的收縮。

香港重要經濟支柱的外貿方面,出口在9月扭轉連續6個的跌勢,按年升9.1%,為近兩年最大升幅。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說,香港經濟在2020年陷入歷史低谷,最大原因是外貿受挫,除了疫情,也跟中美貿易摩擦有關。

貿易及物流對香港的經濟貢獻超過兩成,在外貿受挫最嚴重的上半年,香港經濟在第一和第二季分別按年收縮9.1%和9%,但第三季已大幅收窄至3.5%。

莊太量說,外貿轉勢意味經濟復甦的曙光透現,料第四季經濟已可持平,並看到2021年恢復增長的希望。

疫情下,香港最受創傷的是旅遊業,訪港旅客最差的月份平均每日不足百人次。此外,香港雖有“購物天堂”的美譽,但包括零售、住宿及餐飲等旅遊相關行業對經濟的貢獻只有約4.5%。

這些行業雖然直接影響經濟有限,但就業人口接近60萬人。在連串裁員潮下,香港2020年失業率由1至3月的4.2%,升至9至11月的6.3%,有逾24萬人失業。

相比2003年“非典”疫情時頂峰的8.5%失業率,香港2020年經濟雖陷歷史低谷,但機會還是比較多。

2020年雖然是香港零售業的“超級大寒冬”,但有危亦有機。過去藥妝店林立的景象已一去不復見,大型百貨店的購物模式自80至90年代後再捲土重來,近半年來已有多家日資大型超市百貨強勢登陸香港,為零售業帶來新動力。

隨著消費族群和文化改變,市面上店舖種類也改頭換面。高價商店退場,民生百貨商店走進多個核心區,其中一家日本連鎖百貨店,早前在核心區承租巨舖,並一簽就是“十年鐵約”。

這一年來,“疫市”擴張或創業的故事也為香港人注入不少正能量。隨著租金下跌,最近就有傳媒報道,一名27歲少女在中環核心商業區開設一幢樓高4層、結合咖啡店與時裝的複合式商店。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金融市場這一年來不斷流入熱錢,新股市場火熱。據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德勤預測,在痛失巨型新股螞蟻集團首次上市之下,香港交易所在2020年的集資額仍穩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

預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香港市場會有145隻新股上市,集資約3973億港元,按年增加26%。德勤還預料香港新股熱潮將延續至2021年,集資額有望打破歷史紀錄。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曾在1998年收縮5.9%。雖然時隔20多年,但當年的沉痛打擊至今仍存在香港人的記憶中。

2020年,香港經濟雖受到更大打擊,但既沒有出現當年樓價大跌、負資產湧現的慘況,也沒有發生股市大幅下挫、財富大蒸發等事件,在經濟的愁雲慘霧中,香港人依然看到不少希望。

2021年是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擺在香港人眼前的,也更多是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