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682號

2021年02月19日

星期五

牛年吹牛

2021-02-19

牛的排泄行為會加劇氣候變化 (川井深一攝於金象農場)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經常見到有人趕著一大批牛群在馬路上行走。(陳永漢提供)

住在石排灣郊野公園的「麥cow」。

一九九六年由澳門旅遊娛樂公司主辦的一場鬥牛活動中,鬥牛勇士揮動紅布激怒狂牛。(本報記者攝)

一九九六年的鬥牛活動,在南灣工人球場搭建的鬥牛場舉行,愛護動物團體在場外抗議,指責鬥牛活動野蠻可恥。(本報記者攝)

【導言】牛年已到,這一期我們就來談談「牛」。

原來澳門現在車水馬龍的都市道路,仍然有禁止牛隻通行的交通標誌,這又是一段怎樣的歷史呢?澳門在甚麼年代,牛類仍然和人類共用著街道網絡呢?史歷奇先生翻看澳門歷史書刊、翻查網路老照片老視頻,找到了一段澳門牛的歷史。這段歷史,既紀錄了澳門農業式微的過程,也和澳門社會對動物權益的態度演變相關,也為近年《動物保護法》的通過開啟了討論。

去年街頭又出現一隻奔走的牛,逃脫屠宰的肉牛「麥cow」引起澳門人的關注,人們倍生惻隱之心,「麥cow」非但留了性命,更成了一隻有名字的牛。不過天冷打邊爐的時候,面對一碟已經片好的澳洲肥牛,多數澳門人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大快朵頤。

但原來我們吃太多牛肉,竟會加劇氣候變化!大蔥帶來一篇牛的小科普,講科學研究發現牛和其他動物不同,牠們打嗝放屁大便會排放一種比二氧化碳更恐怖的溫室氣體。「天鴿」颱風讓澳門人見識了由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的威力,如果氣候變化加劇,未來也更令人擔憂。

那可以怎麼辦?氣候變化本來是個極複雜的問題,文章當然沒有給出答案,大蔥用一本童書來解釋,一切終究要看個人願意做出的承擔,以及人類互相協作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