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01號
2021年03月13日
星期六
合理分流旅客配合橫琴發展
2021-03-13
【特稿】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11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閉幕。大會批准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等。其中,焦點之一的“十四五”規劃中提出澳門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體現了國家對澳門社會民生福祉的關切,也為澳門長遠發展指明一個方向,並指出要加快推動支持粵澳合作建設橫琴。橫琴,成為粵澳合作的一根線頭,未來具體是要用來“縫衣服還是補缺漏”,無不成為影響粵澳合作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為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粵澳框架合作下的兩地小規模合作,而是提升到整個國家戰略層面來定位。但,畢竟萬丈高樓從底起,做好大事情還是要從“小事情”去做好佈局,經過粵澳這幾年在橫琴的合力建設,橫琴現代都市規劃已初成雛形,平台搭好但筆者認為好似缺乏一點人間的煙火氣。
本澳“一個中心、一個平台、一個基地”的三個定位仍沒有變,其中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仍是澳門未來主要發展方向和目標,所以從這一點出發來看,疫後澳門的發展仍然要依靠一定數量的旅客才能實現這一目標,也只有在這一目標完成之後才能更好帶動其餘兩個定位的實現,甚至直接影響到澳門是否還有餘力能參與到橫琴的大發展中去。因此,可以預見疫後的澳門與國內防疫步調一致的基礎上,會在通關措施上有更加多的政策出台,以促進澳門內部經濟的建設。也可以預見到不久的將來,大批旅客就會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景象,恢復往日遊人如織的榮光。
要實現橫琴“人間煙火味”無非就是人氣,旅客一多自然人氣飆升客似雲來生意旺,所以要發展橫琴還是要看以什麼方式帶動更多的旅客來到橫琴旅遊消費。目前,橫琴新關採取 “合作查驗,一次放行”創新通關模式,旅客在同一個查驗大廳,排一次隊、接受一次檢查,即可完成整個通關流程,更加方便快捷。加上橫琴口岸一帶泊車位置充裕,這些硬件設施都為以後拓展橫琴打下基礎。所以,面對“十四五”新形勢下發展橫琴的大需要,筆者認為可適當研究將目前人流出入較多的拱北口岸實施市民遊客分流政策,將來澳的大部分旅客通過橫琴新關進入澳門,籍此帶動橫琴的發展,畢竟有人流才有發展,這一點毋庸置疑。以此來看,筆者認為可參考福建廈門市在管控人流進入鼓浪嶼時所採取的旅客、市民分流登島措施,至於在澳門卻是可以靈活採取限進不限出,即限定旅客在橫琴口岸進入澳門而不限制旅客從任何一個口岸出境,以合理分流客流配合口岸的發展。
疫情之下,澳門目前面對百業凋敝以及就業問題此起彼伏,但這些矛盾仍是可以通過調適政策來加以調整的。對於坊間有多種建議研究出台刺激市場消費的措施以及再推第三輪經濟援助措施,甚至再開閘放水發放現金分享等,筆者認為也是治標不治本。面對“十四五”宏觀發展這個大前提,以及本澳人口老化嚴重的局面,未來政府需要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如果現在就花未來錢想必在以後的決策中,會因為手中無錢而難辦大事。在現有的政策之下,如果澳門的通脹水平沒有因為局勢而變得不可開鍋,甚至有可能會在疫情之下而進入通縮周期,相信只要熬過這一段時期,內地與澳門防疫屏障同步,解決了來澳旅客這個問題,要解決目前面臨的問題只是一個暫時性問題,這一點相信中央也是看在眼裡放在心上的。
--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