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階段山林修復第四季開展

2021-03-27

風災後的山林狀況 (市政署圖片)

山林修復目標效果圖 (市政署圖片)

【本報訊】經歷多個超強颱風吹襲後,本澳的第一階段山林修復已於二零二零年完成,種植了四萬多株苗木,其存活率高且生長良好。第二階段的山林修復將於今年第四季開展,爭於二零二四年完成。

市政署表示,澳門近年經歷多個超強颱風吹襲,山林受損嚴重,超過五十多萬株樹木受到不同程度損害,須加以重植造林,持續修補復育。由二零一八年起,市政署曾委托中山大學專家團隊進行調查,並獲廣東省林業局支持,由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專家組負責,逐步開展林木生態修復及優化設計項目。

整個澳門山林生態修復方案分兩階段進行,除了對已損失的山林植被進行修復外,亦因應部份作為先峰樹的樹木已達樹齡上限,進入衰退期須逐步更替,同時適時適地保留及引入鄉土樹種,以促進林分的順向演替,建立鄉土性的林分結構,恢復地帶性的森林群落。

市政署已於二零一八年第四季至二零二零年順利完成第一階段的應急生態修復,當中包括在步行徑兩旁五至十米範圍內清理受損林木、封山育林、補植及造林撫育。期間合共修復面積達四十公頃,種植了四萬多株苗木。

現時各年份種植的苗木存活率高且生長良好,苗木萌芽、長新梢、生紅葉、開花結果等生理現象十分明顯。首年種植的苗木,經過兩年多養護已初步形成色葉林、觀花林的微生態景觀。今年初春,部份高約二至三公尺的樹種如山杜英、紅錐、紅桂木、海南紅豆等,已再開枝散葉。

第二階段為森林生態修復的整體完善與提升,預計需時約五至十年,將於二零二一年第四季度開展,力爭於二零二四年完成修復面積一百二十公頃。

另外,市政署為了豐富郊遊休閒之元素,吸引市民於節假日到郊外活動,之前在黑沙水庫郊野公園花壇依次種植油菜花、向日葵、粉黛亂子草後又移除,不只得到市民的支持,也引來另一些市民反對。

市政署自然護理處處長郭菲力回應傳媒提問時表示,現在同一花壇種植大托葉豬屎豆,這是由市政署繁育出來的植物。續稱:「市政署為提升山林的生物多樣性、豐富植物元素,持續推行那項工作。今年暫時是種植大托葉豬屎豆,亦都評估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