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寶劍」不能永遠蓋得住民緒

2021-04-05

【特稿】有團體原定於3月28日發起「希望政府收回電子消費券計劃、發放消費咭」為主題的遊行,唯衛生局以防疫為由,在該活動原定舉辦前不足一日,緊急煞停有關遊行;坊間批評,政府的防疫的多重標準,與經濟、旅遊有關的活動,防疫寶劍不會出動,而涉及民情、對社會和諧稍有動摇的活動,一概以「防疫」為由、揮動防疫寶劍,將之煞停。防疫寶劍能否永遠蓋過民情民緒?!還先要了解民怨之所在。

原定於3月28日發起希望政府發放消費咭遊行,發起因由是政府計劃推出的「電子消費券計劃」未符合大部分市民心意和需求,有團體希望藉遊行表達訴求,反映自己經濟、就業狀態不佳、希望政府體恤民情,收回電子消費計劃,沿用消費咭、協助居民解決燃眉之急。同樣是超過50億元的計劃,為何社會反應會截然不同?兩者雖然都希望透過槓桿原理,促進本地消費和拉大消費活動,但性質不同,消費咭屬全民福利政策、電子消費券計劃屬推動經濟的措施,消費咭由政府出資,市民可以無需額外消耗自身財富而透過消費咭購買有限額的所需服務或商品,感覺尤如「唔洗自己出錢」,而後者,按早前公布的內容是需要消費者先透過電子支付作消費,才能領取二次消費優惠,即是消費者需要動用自身財富才可以享用二次消費優惠,有市民比喻此計劃是「市民出大份,政府出細份,市民口袋無錢還要消耗自身財富去支持商家,為商家錦上添花」等,心理上感覺吃虧;再者,有一部分居民收入的確受影響,處於待業、失業,開工不足等慘況,盼望的心情換來落差,種種情況,激起民情的反彈,變成民怨;希望透過遊行,合理方式表達訴求,反映苦況,讓政府體察民情,政府(衛生局)使出「防疫寶劍」一招,將這可能是唯一希望都打破。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少網民在討論區留言,認為政府防疫有雙重標準,與經濟、旅遊有關的活動,例如去年舉辦的大賽車、美食節等,在防疫指引下可以進行,小貓三四隻的六四晚會、是次消費咭訴求遊行,新搬出「防疫」理由,以此方式間接降低民意的訴求,遊行幾十人、幾百人不批,商業活動幾千人、人聲鼎沸,此等雙重標準,難說服市民。

防疫寶劍會否再出動?新任衛生局局長羅奕龍在就職當日表示,不回答假設性問題!若是繼續透過壓抑訴求將居民訴求降噪,防疫寶劍總有一日不攻自破!真誠與居民對話,體察民情,寶劍無需出鞘!

諾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