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720號
2021年04月05日
星期一
婦聯籲加強親職教育預防家暴
2021-04-05
【特訊】2020年共有10宗涉及兒童懷疑家暴個案,近月本澳亦出現數宗涉及兒童及青少年遭受家暴案件,其中兩例涉及跨境家庭,並由校方協助主動舉報。婦聯勵苑主任何歡顏期望社會提升對親職教育的重視,加強對跨境家庭的關注,從源頭減少家暴個案發生,共建和諧美好家園。
何歡顏指,政府一直重視家暴預防工作,亦與包括婦聯在內的機構和學校合作並建立機制,最近發生的個案都由校方主動報警揭發,反映學校對家暴個案的反應能力與處理機制有成效。其中,婦聯除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庇護和心理諮詢等相關服務外,通過進行多元化的社區宣傳工作,致力推動「家暴零容忍」理念,發揮社團作用。她提到,近來的個案都與親子和跨境家庭有關,疫情讓家長與子女相處時間增加,隨之衍生更多元化的相處問題,現時雙職及輪班家庭普遍,工作與家庭兼顧不易,部分家長未必掌握正確的管教子女觀念,反映親職家教育的重要性,加上跨境家庭可能出現較多因文化差異的家庭衝突,社會應更多重視。
為更好保護兒童免受家暴傷害,實現家庭零暴力的目標,何歡顏提出以下建議:一、重視親職教育改善親子關係。鼓勵家長善用教育資源,從多渠道獲得管教子女的知識及能力,學習正向管教技巧及親子相處,摒除體罰管教的迷思,從而建立良好親子關係;二、持續提升學校辨識家暴能力。學校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建議持續提升教職員工對懷疑家庭暴力、虐待兒童個案的敏感度與辨識能力,同時提高學生主動求助的意識及動機,讓更多隱性個案得到及早發現;三、加強關注跨境家庭。建議當局以多角度宣傳方式,提升跨境家庭對本澳社會文化及法律法規的了解,如兩地口岸出入境大堂等張貼相關資訊,呼籲跨境家庭成員在內地受家暴可先求助內地警方,回澳後再主動報警求助;四、持續推廣「家庭零暴力」意識。政府和社團繼續提高家長及學生對《家暴法》的認識,了解自我保護方式、權利和義務,以遏止家庭暴力的發生,並鼓勵家長認識及適時尋求本澳社會資源協助及介入方法,建立和諧家庭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