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血濃於水 台灣新冠疫情牽動兩岸心

2021-05-18

【正視聽】來勢洶湧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高喊台灣疫情防控措施“南波灣”的台當局一個當頭棒。據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台灣新冠疫情持續擴大,17日再激增333例本土病例及2例境外輸入病例。當全世界都在推動疫苗接種的時候,台當局卻陷入各種政治化操作,對疫苗需求的無視、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輕視,是導致台灣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發的根本原因,這不單給台灣人民帶來打擊,也為各國來台經商求學旅遊的境外人士帶來不安,不得不說這是台當局對待新冠肺炎的傲慢與無知所付出的代價。這份代價對高高在上的高官或無甚影響,只是苦了台灣省廣大人民和為此苦苦支撐的各縣市經濟發展。

或許很多人都會擔心在台澳生的人數和情況,據17日教青局方面的信息顯示,教青局正透過網上系統收集今年5月至9月在外就讀澳門學生回澳的意願,至今共收到914人提供的意願,其中690名在台澳生有計劃回澳,回澳時間主要集中在6月和7月,其中6月有278人,7月有258人。這不得不說,教青局在掌握本土學生赴外就讀的資情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值得點贊。但面對疫情,筆者認為更要提高在台澳人撤離速度和預設應變措施,因為目前從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得出的信息顯示,隨著大面積的篩選檢測,新冠本土病例的年齡也顯現出老幼皆有,從5歲到90多歲,發病期也是早在5月初已顯現,而且更要緊的是,病例分佈地區非常廣闊,深入各個階層和社區,幾乎囊括整個台灣島。

從台灣當局去年以新冠肺炎疫情洶湧而收緊入境管制措施,拒絕在台就讀的澳生進入台灣本島就學,我們不難看出台灣當局會以疫情為理由,難以預知地會出台一些邊境管制措施,限制人員的撤離或人為地阻礙兩岸人員交往。加上台灣本島缺乏新冠疫苗的供應,又喜歡政治作秀,為維護所謂的“抗疫形象”、“台灣南波灣”,自欺欺人的政治作秀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多滯留一天所帶來的風險將會高出一大截,所以,如何及時撤離在台澳生是特區政府及各界需要密切關注的大事件。

一天激增333例本土病例,從最初在4月6日已經呈現的本土個案可以看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遍布全台以及各個社區。據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7日公佈,目前台北市與新北市的疫情警報已提升至第三級,距離封城僅差一個階段,百貨商場陸續縮短營業時間。從網上的各類資訊反映,為了抗疫,台灣民眾近日已經開始儲備日常物資,商場、超市生活物資幾乎被搶購一空,如果疫情再如此氾濫下去,將會造成台灣省的各類物資生產供應跟不上需求,而邊境管制措施的收緊,將會帶來物資供不應求難以滿足民眾需求,特別是防疫物資以及疫苗的供應,這將決定台灣省在未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否有效得到壓制。

筆者也建議,本著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親情,澳門特區政府也要相應啟動一些支援措施的預案,以及籌備一定量的物質以備台灣省的應急所用。畢竟,澳門特區在處理涉台問題上,特別是處理民間往來的一些交流上,還是擁有其特別重要的地位。雖然,蔡英文當局一口拒絕我們國家的疫苗供應支援,但台灣人民的命不是她蔡英文的,拿台灣人民的生命健康開玩笑,這種政治作秀,是不得人心的,更是得不到絕大部分台灣人民認可的。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