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64號
2021年05月27日
星期四
台客醫觀血清檢測呈陽
2021-05-27
【特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公佈,衛生局前日對有台灣地區旅居史的所有醫學觀察人士進行常規新型冠狀病毒血清抗體檢測,共檢測140份樣本。昨日結果顯示其中一名早前由台灣地區入境的旅客新冠病毒血清IgG抗體呈弱陽性。
該血清IgG抗體弱陽性人士為20歲男性,為台灣地區人士,無業,於5月16日由台灣地區桃園國際機場乘坐星宇航空抵達澳門機場,入境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為陰性,按衛生局檢疫措施被安排到葡京人酒店進行醫學觀察;昨日新冠病毒核酸及血清IgM抗體檢測結果呈陰性,而血清IgG抗體呈弱陽性,考慮既往曾經感染。該人士現時無任何症狀,由於有復陽風險,已轉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進行醫學觀察。該人士於2020年3月從英國經香港到上海,2021年3月21日再由上海返回台北。5月13日於台灣地區進行鼻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陰性。否認曾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曾接種新冠疫苗。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考慮到台灣地區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感染風險高,同時亦有多地報導多次核酸檢測陰性後才確診的情況,為進一步降低從台灣地區回澳人士離開醫學觀察酒店時對家庭和社區構成的公共衛生風險,應變協調中心已將台灣地區來澳人士醫學觀察期由14日延長至21日,然而台灣地區部分確診病例已在4月底受感染,考慮到通過核酸檢測未必能發現感染者,因此自5月17日起,從台灣地區返澳人士醫學觀察期間將增加一次血清檢測,會安排在第8到第14天進行,以確定其整體感染情況。
早前接種後因急性壞死性會厭炎窒息市民離世
【又訊】衛生局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曾於5月21公佈1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通報,案主為48歲男性,5月21日因突發失去意識而送鏡湖醫院,經搶救後心跳恢復,收入深切治療部進行監護治療。當時經CT掃描、直視喉鏡、血液等檢查確診為急性壞死性會厭炎,並因急性壞死性會厭炎引起氣道阻塞,心跳停頓及急性缺血缺氧性腦病。案主於昨日搶救無效離世。
由於該名人士在5月13日接種了第1劑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所以衛生局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評估工作小組”當天即時舉行會議並邀請鏡湖醫院相關主診醫生討論。與會者一致認為,該病人的表現由急性壞死性會厭炎引起,與疫苗接種無關,屬偶合事件。
由於案主在鏡湖醫院離世,根據其代理人意願,已將事件通報衛生局;如案主代理人正式申請醫療事故鑑定,即會啟動鑑定程序包括屍體解剖以進一步釐清案主的死因。衛生局對死者家屬表示慰問,並會為家屬提供必要協助。
今起曾到廣州市荔灣區鶴園小區入境人士須接受14天醫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宣佈,因應廣東省廣州市的疫情變化,衛生局根據第2/2004 號法律《傳染病防治法》第14 條的規定,自 2021年5月27日6時起,所有在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鶴園小區的入境人士,須按照衛生當局的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14 天醫學觀察,違反者除可能依法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外,尚可被採取強制隔離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