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流入中國創新高人民幣強勢吸全球熱錢

2021-05-27

【香港中通社5月26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葉永成)5月25日,外資以空前的規模流入A股,“滬深股通”單日淨吸資217億元人民幣創新高。有媒體關注到,全球投資者流入中國的資金額持續增加,今年首季度,資金淨流入額創下7年來最高紀錄。經濟學者分析,近期人民幣持續走強,投資者蜂擁吸納A股和債券,做到賺價兼賺息。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從中國外匯管理局每月統計經由銀行帳戶的資金流出入額發現,中國今年1至3月的流入額為5901億美元,為可追溯的2010年以後最高水平;流出額為5016億美元,最近數年大致持平。淨流入額為885億美元,創2014年首季以來的最高。

報道指,從外匯到人民幣的企業結匯需求持續加強,貿易相關的資金流入正在增加。一名外資銀行負責人表示,新冠疫情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供應鏈陷入混亂,一部分零組件和產品的訂單集中於中國企業。不少歐洲企業為了優先獲得中國的零組件,按人民幣計價預付進口貨款。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科學系副教授麥萃才2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中國的進出口經濟率先復甦,生產線復工復產帶動資金進出。當全世界的股市都沉寂下來時,中國企業成為少數有盈利有增長的公司,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自然獲得投資者的青睞,推高A股指數表現。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23日表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雙向浮動,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目前,中國外匯市場自主平衡,人民幣匯率由市場決定,匯率預期平穩。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將繼續取決於市場供求和國際金融市場變化,雙向波動成為常態。

麥萃才說,中國央行實施不干預政策亦是吸納資金流入的重要因素之一。當人民幣明顯走強時,對各地的機構投資者、基金經理的誘因擴大,資金除了流入股市,也會盡量手持人民幣,而以人民幣計價的國債、債券等便成為寵兒。

“投資者買入在岸人民幣債券,可做到賺價兼賺息,因此來自境外的債券投資擴大,美國、日本、歐洲等主要經濟體忙於應對新冠疫情加強了貨幣寬鬆,美元走弱背景下,北向資金大幅流入,預測人民幣升值可期。”

資本市場流行“匯率穩、股市穩”的說法,從近期的走勢看,人民幣升值將使得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得到支撐,而當前人民幣升值預期又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