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764號
2021年05月27日
星期四
澳聞集納
2021-05-27
『西灣大橋管理及保養』服務現正公開招標
△為維持西灣大橋的日常管理及營運,土地工務運輸局正就“西灣大橋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的管理及保養”服務進行公開招標。
“西灣大橋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的管理及保養”服務工作主要包括對西灣大橋之土建、機電系統及消防系統等設施作全日24小時管理監控,同時須負責橋上的日常保養、例行檢查和維修,並於颱風期間提供緊急服務(懸掛八號或以上風球時協助封閉上層橋面及開放下層隧道供輕型車輛通行)。管理範圍由西灣大橋位於澳門半島的A、B引橋(近旅遊塔)和主引橋(近媽閣)至氹仔的橋面與東亞運大馬路地下通道位置。
管理公司的管理小組必須分三更24小時監控大橋的運作,管理小組成員應包括土木、機電和消防工程師、電機技術員、控制室操作員、土木工程巡查員和營運助理等。
“西灣大橋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的管理及保養”服務公開招標截標日期及時間為6月16日中午12時,公開開標日期及時間為6月17日上午9時半。
經科局訪國家知識產權局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交流
△為進一步深化內地與澳門知識產權合作交流,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副局長陳子慧率領代表團一行日前(5月24日及25日)赴北京拜訪國家知識產權局,獲該局副局長甘紹寧和港澳台辦公室主任白光清,以及商標局、規劃司、外觀部、自動化部和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等單位熱情接待,雙方就知識產權政策規劃和進一步加強合作等事宜進行了深入交流。
經科局副局長陳子慧感謝國家知識產權局一直以來在專利實質審查、專利爭議處理及培訓等方面工作的大力協助。她並介紹了經科局在本年2月重組後的新職能和工作概況,期望通過是次交流,對接國家知識產權規劃;同時,進一步借鑑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專利公共服務的經驗,加強產學研對專利信息的利用能力,助力特區的科學技術發展。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表示在兩局原有良好的合作交流基礎上,未來將更積極支持澳門特區知識產權工作,協助提高專利審查效率,促進知識產權的轉化運用,冀雙方保持緊密交流合作,共同推動有關工作。
會上,雙方圍繞十四五規劃、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RCEP) 等政策舉措,就完善知識產權政策體系和管理體系,全面加強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和保護,著力提升知識產權引領創新驅動能力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
雙方還就開展新模式的數據傳輸方案進行了討論,探索採用更安全便捷的智能化系統,進一步縮短專利審查週期,滿足專利權人盡早獲確權的需求。
為促進經科局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交流,雙方於2003年簽署了合作協議,並於2020年在上述協議的基礎上簽署了新的合作安排。根據協議,國家知識產權局為澳門特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供專利審查技術協助。此外,協議亦為發明專利提供了另一方便快捷的保護途徑,權利人可把在內地已被授予的發明專利在期限內延伸到澳門。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協助經科局審查接近1400件專利申請,經科局已受理的發明專利延伸申請近4900件。
『巴士報站』App六月起增『巴士服務評鑑季度問卷調查』
△為方便巴士乘客便捷參與“乘客滿意度”評分及更全面收集意見,交通事務局由6月1日至6月30日於“巴士報站”App內開設“巴士服務評鑑季度問卷調查”,歡迎乘客填寫問卷和表達意見。
配合2021年巴士服務評鑑在“乘客滿意度”的指標中加強乘客的參與度,交通事務局已有序加入多種渠道的評分參與方式,以收集乘客對當次或某次乘車、以及季度性的滿意度。當中,針對季度性滿意度評分,除獨立第三方自今年第一季起、每季以隨機街訪形式調查乘客滿意度評分外,“巴士報站”App將由今年6月起、於每季部份日子設置“巴士服務評鑑季度問卷調查”,以增加多一個收集當季相關意見的渠道。
澳大與社科大將聯合培養優秀人才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高翔率代表團昨日參訪澳門大學,對澳大在人文社科領域的發展成果給予極高評價。期間,澳大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正式確認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動兩校學生交流及對優秀人文社科人才的聯合培養。
代表團先後參觀了澳大大學展館、伍宜孫圖書館、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及澳門研究中心,深入了解澳大在推動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和跨學科的澳門研究作出的努力,以及對珍貴文獻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此外,雙方還舉辦了兩校合作協議交換儀式,確認澳大與社科大將共同落實兩校的《學生推薦入學計劃協議》以及《學生交換協議》。宋永華表示,澳大肩負著支持澳門特區政府打造“一基地”定位的重要使命,一直以來高度關注人文社科領域的發展。自澳大與社科院在2019年簽署框架合作協議以來,雙方的聯繫與交流日益密切,相信此次的合作能積極推動兩地的學生交流,以及兩校對優秀人文社科人才的聯合培養,將雙方的合作推上新的台階。
澳大與華大簽學生交換協議促閩澳兩地學生交流
△澳門大學與華僑大學簽署了《學生交換協議》,雙方將在友好交流合作的基礎上,本著優勢互補、平等互惠、共同發展的原則,為雙方學生提供到對方學校交流學習的機會,共同促進閩澳兩地的學生交流。
協議由澳大校長宋永華及華僑大學校長吳劍平共同簽署。宋永華表示,閩澳淵源深厚,合作基礎牢固,澳大一直以來與包括華僑大學在內的福建重點高校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係,兩校在今年四月份正式續簽了《教育和科學合作備忘錄》,希望透過本次《學生交換協議》的簽署可以進一步推動兩校的學生、教育以及文化交流。吳劍平亦表示,兩校一直以來都保持著良好的互動,相信此次的交流可以進一步深化兩校的合作。
代表團一行參觀了澳大大學展館和伍宜孫圖書館,深入了解澳大的校園建設、科研佈局以及圖書館近年對古籍的研究和整理工作,並對澳大的發展給予了極高的讚揚。
消防局為澳門石油業界舉辦『燃料儲存及運輸安全講座』
△燃料產品的儲存、運輸以及銷售等環節都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為了加強相關業界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消防局於昨日下午,在消防局總部舉辦“燃料儲存及運輸安全講座”,並邀請了澳門石油業界的負責人及相關管理層代表參與,藉此提高業界人員的安全操作意識和發生事故時的應變能力。
是次講座合共有29名業界負責人及管理層代表參與,講座內容涵蓋:燃料及運輸相關的法律法規、燃料及運輸的意外事故及成因、燃料及運輸的安全管理、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以及注意事項等。其後,雙方就上述各個方面以及業界人員的日常工作情況進行了探討交流,同時本局官員亦再次強調業界應時刻重視本澳燃料運輸車輛在裝卸作業及運輸方面的安全操作,加強人員培訓及安全意識,定期對燃料運輸車輛進行檢查,並須熟習突發情況下的緊急操作程序等事宜。此外,雙方亦表示日後將繼續加強合作及舉辦相關培訓課程,提升業內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減低意外發生的風險。
事實上,消防局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本澳的燃料安全情況,持續對有關燃料運輸車輛及儲存場所進行安全巡查,並與澳門石油業界保持緊密的溝通及合作,定期組織業界人員參與消防安全培訓及實習,加強他們的防火知識及緊急應變能力。
累計已接種157263劑新冠疫苗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截至昨日下午4時,累計已接種新冠疫苗劑數為157263劑,已接種人數共有98911人,其中已接種1劑有40074人,已完成接種2劑有58837人。另外,在過去24小時,衛生局接獲17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0宗嚴重不良事件,17宗輕微不良事件(13例為國藥滅活疫苗,4例為BNT mRNA 疫苗);由開始接種疫苗至今,累計703宗不良事件通報,包括3宗嚴重不良事件,700宗輕微不良事件。
應變協調中心呼籲,市民應在現階段有序地預約接種疫苗,可保障自己,保護家人,並形成免疫屏障,守護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