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經濟

澳去年整體空氣質量得益好轉

2021-06-07

本澳去年整體空氣質量好轉、噪聲水平下降。

《澳門環境狀況報》:內港、筷子基等區域水質最差。

【本報訊】最新一份《澳門環境狀況報告》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重大衝擊,在社會經濟活動萎縮情況下,整體空氣質量有所好轉,監測站錄得的噪聲水平下降,環境資源消耗量 (耗水及耗能) 減少,若干環境壓力如溫室氣體估算排放量以及城市固體廢物量亦顯著減少,行人道樹木數目有所增加。

環境保護局藉前日公佈二零二零年的《澳門環境狀況報告》(簡稱《報告》)。(https://reurl.cc/KArlYM)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在《報告》的獻辭中坦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社會和經濟活動被迫放緩。然而,並非一切都是負面的,因為在活動大幅停擺的這段時間,人類活動明顯減少,大自然獲得了喘息,各類污染物的排放量均相應下降,環境質量普遍得到改善。

羅立文也呼籲:「疫情凸顯了人類與大自然之間和諧共處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應要實踐更環保的生活模式,並將之傳承至我們的後代,藉此共同建造低碳節能、環保潔淨的環境。」

環境保護局局長譚偉文在《報告》的前言提出,新冠疫情在全球流行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澳門亦首當其衝,二零二零年全澳的經濟及社會活動以至訪澳旅客量因疫情大減,本澳的耗水量和耗電量亦相應減少,城市固體廢物量亦出現近年來的首次下跌。

旅客量大跌固體廢物量與溫室氣體排放大減

《報告》內的環境狀況概要具體指出,去年的旅客量大跌八成半,本地生產總值大幅下降超過五成半;另外,城市固體廢物量及溫室氣體排放量分別下跌接近兩成和四成,收費用水量和耗電量亦有百分之六至八的減幅。

去年,各空氣監測站錄得空氣質量均較二零一九年明顯改善,屬「良好」和 「普通」日數比例在百分之九十五或以上。去年,導致本澳空氣質量指數超標的污染物是光化學反應產生之二次污染物臭氧 (O3)。

離岸水質較佳‧內港筷子基水質最差

海域水質方面,去年的沿岸水質總評估指數及非金屬評估指數均較整體海域水質高,反映海域離岸水質較沿岸為佳。在全部監測點中,以內港及筷子基的水質情況最差,兩者的非金屬評估指數、富營養化指數及葉綠素a濃度均為最高。

就沿岸水污染問題,環保局表示,已排查了全澳一百八十六個沿岸排水口,發現其中四十七個排水口有生活污水直接排出,造成近年沿岸水質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渠網中合流系統區域的污水截流下水道長期處於滿流狀態,而分流系統區域的雨水渠網因常有生活污水錯駁和非法排污等問題,導致大量污水未能正常地經污水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便直接經雨水排放口溢流至沿岸。

「上述污水溢流情況造成近年澳門沿岸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與污水廠的處理能力無關。」環保局提出,正按前期研究及各污染個案成因制定一系列針對性的污染治理方案,並聯同相關部門有序地共同跟進治理。

環保局也指出,已優先開展近外港碼頭臨時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同時,正與相關部門研究在其他沿岸污水排放較嚴重的地點進行治理,例如在內港沿岸推動下水道整治及設置臨時污水處理設施,以及就城市日大馬路雨水箱涵排放口制定污染治理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