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 輿論指

台灣經濟『內冷』難樂觀

2021-06-16

【中新社台北6月15日電】台灣媒體《經濟日報》15日發社論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無法出門,服務業“愁雲慘淡”,台灣經濟陷入“內冷”境況。至於疫情何時能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來看並不樂觀。

台灣商業總會最新調查顯示,2021年5月服務業整體平均營收同比下降56%。該機構稱,5月營收水平比去年疫情最嚴重時期還要低,倘當下事態持續1月以上,影響將急劇加大。

上述社論表示,服務業停滯會進一步導致就業機會減少。該行業雇傭員工較多,本輪疫情以來,已有很多商家被迫停業,致使6月以來無薪假人數快速上昇,若疫情持續,在無薪假人數續增的情況下,失業人數也會開始大幅增加。

文章認為,儘速施打疫苗絕對必要。如今已有科技廠群聚感染案出現,若進一步擴大,恐將衝擊台灣近來增勢較好的製造業。

台灣會在每年第三季度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就下一年度基本工資調整進行討論,近日有輿論指明年台灣基本工資或將暫停增長。台灣當局“勞動部”15日回應,還未定調。

有報道指,2020年疫情衝擊下,台灣月薪與時薪均微漲不到1%,創下近5年新低。當下疫情在境內暴發,重創內需產業,且經濟活動何時能够恢復沒有定論,導致“基本工資將暫停增長”一說出現。

台灣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5日公佈,新增132例本地確診病例,8例死亡病例。將有124萬劑英國阿斯利康(AZ)疫苗于當日開打。聯合新聞網報道指,目前公費疫苗接種對象預估有353.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