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台灣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今起暫停運作

2021-06-19

【特稿】繼香港特區政府5月18日宣布駐台灣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於即日起暫停運作後,相繼一個月後的6月16日,澳門特區政府亦於當日宣布駐台灣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於6月19日(今日)暫停運作。其實,了解兩岸設立辦事處初衷的朋友,對於這一決定是一點都不覺得唐突與感到意外的,畢竟澳台、港台在2011年基於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所互設的辦事處就是為兩岸製造更多交流互通的機會,可自2016年台灣民進黨上台執政以後,單方面破壞了兩岸的互信根基,走“反中謀獨”的對抗路線,將澳台、港台之間來之不易的交往機制推向互不信任的境地,造成如今的局面民進黨當局要負絕對責任。事已至此,多講無謂,可善後工作還是有很多要做的,譬如在台旅居的澳人、在台就讀的澳門學子、在台設立商業機構的企業等等,面對如今澳台官方“失聯”這種狀態,需要設想更多不確定情況下幫助他們回澳。

特別是目前正處於台灣省新冠疫情氾濫嚴重之時,如何及時有序地將在台澳門居民撤回澳門更有大量工作去做。官方的暫時“斷聯”則需要民間相關機構接替這個工作,這就要考慮台灣民進黨當局是否因為澳門官方的離場,設立更多的審查名目來阻止正常的離台返澳個案。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全部完成學業的澳門學子,既要想到安全撤回來還要想到暑假以後能否安全返回台灣繼續就讀,因為以美國馬首是瞻的民進黨當局,會不會學美國那套說辭以各種藉口拒絕不簽學生返台上學。之所以這麼說,因為就在去年澳門疫情防控做得非常嚴謹的情況下,台當局還是以各種藉口拒絕澳門學生返台就學,這也是有據可查的。

由於民進黨當局的自以為是,導致全台新冠肺炎疫情幾乎失去防控,加上操弄政治對抗不接受大陸的疫苗支援,導致無新冠疫苗可打境地。雖有阿斯利康疫苗可接種,但4天死29人的現實情況,讓台灣居民失去接種該疫苗的信心,失控的疫情正由北向南繼續蔓延全島,雖說向美國購買的莫德納疫苗雖有24萬劑抵台,但杯水車薪還是難以為繼。民進黨當局試圖自力更生滿足疫苗的需求,但受限於自身的技術水平無法實現第三期試驗,“高端疫苗”看來也是鏡花水月,特別是美國食藥局回函給台灣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表明不接受以“免疫橋接”替代“三期臨床試驗”方案,想七月開始在全台接種已是不太可能。所以,民進黨當局迫於防疫形勢不得不立馬轉軚,向之前被民進黨玩得團團轉的郭台銘拋出“橄欖枝”,授權台積電與鴻海永齡基金會洽談購買各500萬劑德國BNT新冠疫苗,捐贈給民進黨當局以穩民情洶湧態勢。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也曾表示,大陸願意盡最大努力為台胞提供幫助,只要符合接種條件,台胞可在嚴格執行入境防疫規定、自願和知情同意前提下,按有關政策在大陸接種疫苗。台灣省前領導人馬英九也呼籲民進黨當局應立即正式宣佈不禁止台灣民眾到境外或中國大陸施打疫苗,並在必要時提供協助。赴陸部分,建議依照《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開放“打疫苗小三通”。而對於目前還有航班通航的澳台而言,鼓勵一些經濟條件允許的台灣居民來澳接種疫苗,也不失為對台灣抗疫的另外一種支援,而且,通過這種建立起來的防疫紐帶,也為澳台兩地居民開展兩岸情血濃於水繼續得到深化。當然,以疫情防控措施為先,正如日前有台灣居民來澳被確診陽性一樣,適當提升防疫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台灣與港澳,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人應該攜起手來一起對抗共同的敵人,就像對抗新冠肺炎病毒一樣,只有戰勝共同的敵人那才有健康的環境,才能談未來發展。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