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市民服務日收逾六百份意見

就業問題市場物價等民生議題受關注

2021-06-21

民建聯市民服務日收逾六百份意見

【特訊】6月19日上午,民众建澳聯盟及施家倫、宋碧琪議員服務團隊在筷子基宏建公園休憩區舉辦“市民服務日”活動,多名團隊成員及社區義工參加,現場提供個案、大廈事務諮詢、義診等服務,近期有關團隊面向市民廣泛收集民生意見,2天時間成功收集到600多份市民意見。

“市民服務日”由當日11時開始,現場接獲市民有關大廈成立業主會、社保服務和市場物價等議題的求助和咨詢。也有澳門公職司機前來向施家倫和宋碧琪反映退休後的津貼福利訴求,希望兩位議員代為反映基層公務員的所面臨之困境。

有關團體的意見數據顯示,90%市民關注本澳就業問題、88%市民關注青年就業規劃問題、87.9%市民關注現金分享計劃、86.6%市民關注網絡及電話詐騙和全民醫保,而有超過75%市民表示關注基礎設施建設、電話推銷騷擾、綠色出行、抗疫消費補貼、智慧城市建設、水電費補助、雙職家庭支援等方面的民生議題。

而後施家倫、宋碧琪探訪三戶該區受團隊長期跟進協助的困難戶,深入了解視障人士家屬、殘疾人士和生活遇到困境的人士的生活實際情況,從各方面釋出援手,幫助社會有困難人士走出困境。

倡推全民醫保減居民醫療壓力

此外,民眾建澳聯盟日前於轄下黑沙環服務處舉辦“民眾接待日”,民建聯副理事長袁漢均及蔡思偉,與該區居民互動交流,並收集居民對社區建設及各項政策措施的意見和建議。

民建聯表表示,不少居民對辦理珠海社保及醫保事宜存在疑問,該會現時設有代辦服務,能為居民提供相關協助,歡迎居民前往各服務點查詢。另外,有居民表示,由於不符合現時珠海醫保辦理條件,無法享受在內地看病的醫療補助,期望當局推行全民醫保制度,令更多居民可赴內地就醫。

民建聯代表指出,由於本澳現有醫療服務質素及設施條件,均未能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輪候時間長、專科水平不達標等原因,令不少居民寧願自費赴外就醫。同時,現時雖然包括長者及兒童等部份符合資格的人士享有免費醫療保障,但其餘大部份居民仍處於醫療保障的真空狀態,若不幸患上嚴重疾病,對其個人及家庭的經濟衝擊可想而知。

該會代表建議當局可參考鄰近國家及地區的成熟經驗,研究推行全民醫療保險制度,讓居民可以自由選擇使用醫保賬戶覆蓋的私人或公營醫療機構,甚至在臨近地區直接就醫,在按照一定標準的情況下報銷相應醫療費用,以降低醫療費用對其個人及家庭生活所產生的經濟壓力;同時可分流求診人群,平衡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就診人數,緩解本澳醫療系統壓力。

該會表示,未來將繼續於各區持續舉辦民眾接待日,以聆聽廣大民眾的意見及訴求,歡迎居民以不同方式提出,該會於收集及整理後,將透過各種途徑向政府反映,推動當局優化社區建設,提升民眾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