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799號
2021年07月07日
星期三
好家園:提早評估產業市場有助佈局育才
2021-07-07
【特訊】受新冠疫情影響,為澳門經濟帶來非常大的衝擊,失業率升高,“就業難”、“畢業生難揾工”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共建好家園協會副理事長施妮娜表示,本澳現時人才結構單一,不利於經濟多元化發展。她建議當局加強青年學生的生涯規劃工作,及早公佈本澳產業人才需求調研結果,在高校設立新興專業,並創造更多實習崗位。
澳門作為微型經濟體,必須確立清晰的產業定位,未來將著力發展大健康產業、科技產業、金融業及文化體育業等四大產業。施妮娜引述人才委的《二〇二〇-二〇二二年澳門金融業未來人才需求調研》及《二〇二〇-二〇二二年澳門建築業未來人才需求調研》,未來具發展潛力的崗位包括對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融資租賃、建築及土木工程範疇技工類崗位等。面對新技術、新興產業的快速崛起,人資不足是最大的問題。她指出澳門學聯發佈的“澳門中學生自我認同對其生涯決策的影響調查二〇二〇”,僅有一成半受訪者表示有清晰長遠的生涯規劃,反映學生目前普遍缺乏生涯規劃的意識,對於日後的職涯發展抱持“見步行步”的心態。
故此,施妮娜認為,本澳市場仍有不少崗位需求,但如何引起求職者注意、鼓勵年輕人從業,打破“有職業、無人力”的局面,需要下更大功夫引領專業及職業認證上的發展。故此,她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及早構建學生多元職業構想,加強學科通識教育,著力向社會科普四大產業的內容及資訊,拉近產業與就業的距離感;第二,儘快公佈其他產業的人才需求調研,讓老師學生掌握相關行業數據,提早評估其專業與巿場需求的匹配度;第三,打破“缺兵少將”的局面,規劃評估本地高校設置新興專業,加快培養新興產業人才梯隊;第四,“就業”是社會穩定其中重要指標,相關部門如教青局、經濟局、勞工局必須要有緊迫感,引領澳門掌握產業主動權,創造更多就業及實習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