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800號
2021年07月08日
星期四
社諮委倡為青年整合愛國教育資源
2021-07-08
【本報訊】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林偉濠表示,藉建黨百年的重要之機,應發掘、整合本澳愛國教育資源,規劃適合不同教育階段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澳門歷史的學習路線,提高本澳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
林偉濠昨在社諮會議程前發言提議,教育和文化等相關部門在中區範圍內發掘內地與澳門現有的愛國教育資源,整合含澳門背景的人、物元素,組成愛國愛澳教育宣傳資源網絡,增強資源關聯和互動性,如串聯澳門博物館、鄭觀應紀念館、中西藥局舊址、葉挺將軍故居和冼星海紀念館等,讓青少年透過澳門歷史尋蹤活動,加深認識中國歷史文化、新中國發展成就,以及澳門歷史發展,瞭解本澳在愛國事業建設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他又謂,當局推廣愛國主義教育時需要注重加強現場體驗感和時代感,激發青少年的興趣,用他們喜聞樂見的語言來講述革命故事,讓他們真正理解紅色歷史。建議透過互聯網、VR等新技術,在科技的輔助下更直觀生動地呈現歷史事件和場景,包括通過沉浸式體驗,讓參觀者由「旁觀者」變成「參與者」,以新元素、新形式吸引年輕人主動探索發掘紅色文化和歷史
掘澳愛國史發展紅色旅遊
副召集人李仲言則談到挖掘澳門歷史資源。他舉例內港碼頭部分建築物於一九四八年建成至今,完整地見證本澳經濟起落,以及政治環境的風雲變化。在近現代史上,中國因受西方列強禁運打壓,藥物、汽油等重要物資極度匱乏,是澳門知名愛國人士通過內港碼頭為國家及時補給所缺乏的物資,對新中國的成立與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李指出,諸如此類歷史文化點滴不勝枚舉,然而很多本澳青年聞所未聞,更不知事件發生所在地。而當年知情人士亦隨歲月流轉逐漸減少,這為未來歷史重溯增加難度。
為此他建議當局加快和全力推動有關歷史的溯源工作,重現當年歷史面貌,還原歷史真相。因為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對澳門的傳承和青少年愛國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同時還可豐富旅遊元素和建設新景點,提升吸引力和旅客回頭率,延續旅遊業的發展,源源不斷產生經濟和社會效益。
委員倡特允跨境學童核檢七日有效
另外,委員莫超群就放寬通關提建議,指廣東疫情已趨緩和,促盡快落實注射首針新冠疫苗者十四日後核酸檢測有效通關至七日,並對未達接種年齡的跨境學童特許延長同為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