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802號
2021年07月10日
星期六
『愛國者治澳』成澳門社會廣泛共識
2021-07-10
【特稿】近日,香港區議員宣誓在即,涉嫌“攬炒派”的區議員紛紛辭職,引起港澳兩地社會的極大關注。無獨有偶,澳門立法會議員選舉候選名單審核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就在7月9日,澳門特區政府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發出新聞通稿,宣布19份直選團體中有7組人選名單未被審核通過,選管會主席唐曉峰稱,已通知相關候選名單的受託人,就存在程序上不符合規範或存在無被選資格候選人的情況作出糾正及替換候選人,須最遲於7月12日再重新遞交候選人名單。
這份新聞通稿稱,19份直選和5份間選的候選名單,有1組的2名候選人並非選民,涉及6組共21人經事實證明不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或不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即共23名人士沒有被選資格。除了1組候選人為非選民,其餘6組21人候選人均被證實為不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或不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其依據除了形式上要簽署相關的聲明之外,還依據選舉法規定審查候選人是否曾經做出不擁護或不效忠澳門特區的事實,其中的依據還包括警方提供資料以及法院的相關判決。
參政議政為國為民當然要“根紅苗正”,一些打著為民出聲的旗幟,實質上總是藉外國聲勢攀附而上的團體,在2021年的這次立法會議員選舉中幾乎難以再上位,用“滑鐵盧”來形容是恰當不過。特別是一些參選人士,在過往參與的各項社會活動以及參政議政中,不分青紅皂白“逢中必反”的人士,又或者扛著輿論的大旗總隨辱華之聲而應聲而起的人士,在這次之後幾乎已經斷送了走上政壇的可能,可以說,在“愛國者治澳”的社會共識之下,他們失去了在澳門參政議政的資格。
香港出“攬炒派”議員導致到議事大堂烏煙瘴氣,他們總是將“紅線”踩在腳下而後快,流會、議會暴力、傳播恐慌、逢民生議題就拉布等等,導致整個政府施政無法正常有效運作,甚至一些議員不分是非,每逢與內地有關聯的議案,“逢中必反”已經成為常態,用盡辦法勾結外辱來抹黑內地、醜化中央,將意識形態無限開放,試圖將自己的國家置之死地而後快,更有甚者走上國際舞台,有持無恐地與外國勢力勾結,試圖搞爛香港名聲,以達到“港獨”的最終目的。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昨日的香港議會就是澳門議會今日的鏡子。真正想為澳門的發展建言獻策就要深耕社區,了解這個地區人民所信仰的力量源自那裡。無根源的“亂噴”而不從“一國兩制”的實際出發去考慮問政,那就失去源泉的動力,是必定走向失敗的。“愛國者治澳”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廣泛共識,依據“一國兩制”的規範,“人治”配合“法治”,這才是實現澳門長治久安和繁榮穩定的根本保障。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