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808號
2021年07月17日
星期六
團體籲政府加強保育圍里
2021-07-17
【本報訊】現時內有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的圍里已不多,且保存狀況不佳,群力智庫中心建議政府加強對圍里的保育,加快修復並活化建築,確保圍里文化得以傳承。
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梁鴻細與張淑玲,聯同街總副理事長李仲言昨發表保育澳門圍里文化意見書。當中提出五方面保育圍里的建議,包括進行系統性的專門研究;加強宣傳推廣教育;加快對圍里建築的保育和修復;善用活化建築,增加本地旅遊資源;引入新科技,以創新意念活化澳門圍里場所。
中心表示,本澳現存約二百多條以圍或里命名的街道,但隨著社經發展和欠保護意識等原因,相當一部份已拆除消失,部份則有部份建築能保留至今。據統計,現內有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的圍里僅剩約廿個,總建築物數不到二百幢。當中還有保存狀況不佳、業權不明等問題。
中心認為,由政府開展專門研究除能引起社會對本澳圍里文化及保育問題的關注,也能同步疏理其現況與歷史價值資料等,對日後相關建築保育以至文物評定都會有幫助。
在保育修復方面,中心建議政府應針對不同圍里的歷史價值,並按業權人、倒塌程度、外觀風貌特色等,制定不同的維護計劃,把握時間去做。亦提議當局助圍里內的居民把建築外牆上的現代設備進行處理,免產生不和諧感。
至於較迫切要保育的圍里,李仲言提出是下環四圍,其存有不少青磗屋,門樓的壁畫、字畫未完全剝落,有條件讓專家學者按歷史文獻等去修復。
中心還引用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澳門政府和社會各界講好澳門故事的話,認為圍里文化實為「澳門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故保育這些珍貴的文化實在有其必要。他們希望政府和業權人等持分者更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