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型業界嘆難吸引年青人入行

2021-08-11

髮型屋經營者和髮型師面對的困境問卷調查

【本報訊】澳門髮型業界認證委員會進行的《髮型屋經營者和髮型師面對的困境》問卷調查反映,業內髮型屋正面臨青黃不接的困境,沒有年青人入行,另有逾六成受訪者表示市場萎縮,建議協助活化老鋪,提升行業競爭力,以及儘快完善職業技能認證制度,吸引年青人入行。

澳門髮型業界認證委員會昨假驛站舉行《髮型屋經營者和髮型師面對的困境》問卷調查發布會,介紹調查結果。

該調查於今年五月至七月進行,共收集二百五十四名髮型師,以及髮型屋經營者的意見,了解業內經營狀況。受訪者年齡以中壯年為主,亦有呈年紀偏大情況,五十五至六十四歲受訪者佔兩成八三、三十五至四十四歲受訪者佔兩成七二;而受訪者年資廿一年以上年資共有近六成九。以勞動關係分布,屬經營者佔五成七一,

問卷調查中,就受訪者的經營狀況、收入及經營困難作解。有八成受訪者表示,二零一九至二零年的平均營業額比二零一六至一八年平均營業額減少四至五成,只有一成六六受訪者表示營業額沒有受影響。另外,八成五三受訪髮型師表示此期間收入減少四至五成。就經營困難主要以經營成本、人資等為主,租金及經營成本上升、新興元素任用外僱形成惡性競爭、人資不足、沒有本地人入行問題,申請外僱困難等問題,各有近八成或超過八成受訪者表示面對此苦況。

澳門髮型業界認證委員會反映,本澳目前約有四百多間髮型屋、本地及外僱從業員共計過千人,由於年青人不願入行,面對工藝傳承及行業發展困難等問題;建議透過人資政策、完善認證及培訓和扶助老店活化等多方面,以扶助行業發展。包括﹕建議特區政府出台措施,協助業界完善設備及技術,提升競爭力,讓老鋪得以活化;同時,倡儘快完善職業技能認證制度,制定行業技能基準評價體系,完善培訓制度,為髮型師開拓向上流動的空間,讓更多青年進入行業,促使本澳髮型設計手藝得以繼續傳承下去。在人資政策上,建議僱員計算比例納入髮型師經營者,減輕髮型屋經營壓力,以及完善外僱管理機制,透過統一規定每一間髮型屋和速剪店的本地髮型師與外僱髮型師的比例,並嚴格規定外僱助理不可做髮型師之工作,以營造公平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