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期放寬出入境?

2021-08-11

經粵澳口岸出入境放寬至持四十八小時內核檢陰性證明,隨即令通關人流有所增加。

梁亦好病倒休息一天後再現新聞發布會

【特稿】 八月三日,本澳一家四口確診後,出入境的核酸檢測有效期由七日縮短為二十四小時,再在八月四日縮短到十二小時。前晚 (八月九日) 深夜,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訊息新聞發布會結束後六小時,當局發出新聞稿宣布,經粵澳口岸出入境需持四十八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

如此放寬出入境措施,理據何在?會否過於寬鬆?值得注意的是,前日,衛生局局長羅奕龍揚言,未來七、八日是關鍵期;而且,內地疫情的趨勢似乎惡化中。

昨午,記者提出相關問題時,沒有政府代表回應;記者再次提問後,等候約五秒後,才有政府代表回答。警察總局局長助理暨民防及協調中心主管王健僅表示,珠海與澳門應該經過評估,才推出這項措施;當然,曾與衛生當局交流、溝通後,才有上述評估。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協調員梁亦好補充,早前,出入境的核檢有效期由七天縮短至十二小時的原因,是本澳出現四個確診個案,政府擔心出現社區傳播,甚至播散到內地,便自覺地縮短有效期;隨後,內地以從嚴方式再縮短有效期。

梁亦好又表示,當然,還有七天需要觀察;但是,過去一個星期,本澳展開「全民核檢」,亦沒有發現新的個案;在密切接觸者中,也沒有發現新的個案。續提出,政府平衡與內地非常密切的澳門居民的需要,將核檢有效期延長至四十八小時。

「記者朋友關心到內地其他地方的疫情相當嚴重,(放寬出入境限制) 會否有風險呢?大家不要將兩者混淆。」梁亦好表示,現時,曾到內地中、高風險地方的人士,入境澳門的措施是非常嚴格的,不是持有核檢便可,需要接受醫學觀察。

梁亦好的說法可以為公眾釋除疑慮嗎?公眾應該沒有忘記,今次疫情的引發,是一間學校的交流團曾經前往的正正不是中、高風險地區 (西安),團員亦持有七天核檢有效期便可從珠海入境澳門。

或者市民也沒有忘記,上星期,行政長官賀一誠提及,政府曾在六月因應疫情縮短核檢有效期,遭到社會很大反彈。記者詢問:往後就算有反彈,政府會否基於公共安全「企得硬淨」?賀一誠回應:「政府永遠都是『硬淨』的,不會不『硬淨』。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