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2838號
2021年08月21日
星期六
既要監管外賣食品場所還要立法保障外賣員
2021-08-21
【特稿】本澳外賣食品活動場所的登記制度將於今年11月15日起生效,行政會發言人、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表示,這次採用登記制度是考慮目前已經有了不少外賣店,若以準照規範審批行政時間過長,或者會影響到經營者經營,且部分店鋪也未必能在短時間內符合要求,為了令經營場所受到基本食品安全監管,因此有必要設立登記制度,待不斷完善後才考慮準照及發牌制度的規範。他指出,不論在網上或現場銷售,若涉及到經營的行業是食品方面,一定需要有實體店才能經營,且不能設於住宅內。
民以食為天,餐飲行業隨著網絡的不斷擴大,也在這幾年中形成了數万億的市場規模。特別是這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居家的人多了,外賣行業市場卻是得到逆勢增長,特別是網上訂餐的便利性得到普通大眾的肯定,非常受到年輕一代人的認同和接受,同時也形成了這麼一個龐大體量的超級外賣市場。但從中也不難看出,由於疏於監管和開店的成本低廉,造就一些作坊甚至不知名的街頭巷尾沒有食品生產條件的簡陋作坊應運而生,對普通百姓的食品安全造成潛在的危害。特別是對於澳門這一定義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國際定位而言,需要規範這一行業的從業標準是勢在必行。
當然,既然談到外賣,就缺不了外賣員這一特殊行業。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很多從業人員不是以此業為終身職業,很多人或者其正職是某機構高級職員或者其他身份的如教師、記者等等其他職業,但他們或許有各種原因而在業餘時間從事外賣員這一兼職職業,所以比較特殊。但是,無論他們是正職或兼職,我們都不可否認行業存在的社會性,所以,如何規範好外賣員這個行業的發展,還是要政府和外賣商家商議發展所面對的問題。
外賣行業要規範,離不開正規的食品加工場所,當然就離不開商家和外賣平台的規範,本澳目前據了解有食在澳門、FOOD4U、澳覓、搜易澳門、MFood等等幾個外賣平台。澳門市場不大,從業人員人數無論是官方還是平台提供方,都還沒有公佈相關的從業人員數據,但既然是勞動者,那就必須受到勞動法的保護,這一問題是絕對不可含糊。甚至一些外賣員面對外賣平台的送餐規定,為了搶時間送餐,不顧及交通安全,拼命往前衝紅燈、逆向行駛等等危險行為相應而生,如果外賣員只是兼職不存在簽署勞動合約,那麼他們在送餐過程中遇到的危險就沒有權益保障。所以,又會衍生出外賣平台是否為從業人員提供培訓等等相關的行業標準。
既然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行業要發展肯定是市場需求所需,那麼就得按照市場的要求發展配套出相應的法律法規,這是市場發展所要求的。為切實推動外賣平台經濟從安全生產、勞動權益方面得到規範和落實,這都要求當局相關部門針對這一形勢作出規範性指導,將現存的、潛藏的、未來的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多做一些工作,給外賣食品場所樹立安全生產的“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也要規範外賣平台的送餐算法以及從業員文明送餐意識。以勞動者的安全健康為依規思考問題,是有效化解外賣員存在安全風險的手段,以維護“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宗旨,就能政企甚至工會團體攜手將外賣產業做好、做強。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