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967號

2022年01月21日

星期五

郵覓了解大灣區

2022-01-21

由廣州乘搭高鐵出發可穿梭灣區多個城市

展場內還擺設有大灣區城市的地標著名景點建築物

以大型圖片作壁畫形式的『港珠澳大橋』展項

『郵覓。粵港澳大灣區』以郵票引領大眾認識灣區文化

融入大灣區是年來官方大力推動的課題,民間社團亦不斷舉辦多型式的活動、講座,目的是讓澳門市民更了解大灣區的整體環境,與內地共同推動灣區發展。

究竟大眾有多了解大灣區?雖然有不少講座、文化活動,包括電影、電視,都以灣區為主題,主辦當局冀透過各種媒介,讓市民對整體大灣區有更多認識。不少市民都知道,大灣區是指包括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香港和澳門,當中被納為中心城市是廣州、深圳、香港、澳門,涵蓋城市包括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江門、肇慶和惠州──廣東省內九個相鄰城市(兩個省級市,七個地級市)和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被名為粵港澳大灣區。

多角度認識大灣區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環境,澳門居民最熟悉當然是珠海市和中山市,因為珠海與澳門基本地理上相連,只隔著邊檢大樓,『行過去就係』,而澳門居民,很多是祖籍中山的,因為昔日澳門與中山原屬香山縣(中山舊稱)管轄。香港居民最熟悉的灣區內地城市必然是深圳和東莞,因為深圳與香港只隔『一河兩灣』(深圳河,后海灣和大鵬灣),兩地居民經羅湖口岸方便往來,且深圳與香港曾同屬寶安縣轄地。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因與深圳連接,早已成為最多香港人移居的內地城市。珠海、中山,澳門居民最熟悉外,次之應為廣州、江門和佛山,因為不少上一代的澳門人都來自這三個廣東大城市,而肇慶、惠州則是澳門人熟知的旅遊城市。

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總面積有五萬六千平方公里,人口超逾八千六百萬人,要了解大灣區環境,當然最好是親身到各城市『實地探索』,但有一定難度,除需要點時間和金錢外,更因疫情關係,不宜去太多地方瀏覽,若想對大灣區城市有一些認知,不妨到通訊博物館走一轉,因為博物館內正舉辦一個名為『郵覓。粵港澳大灣區』的展覽,大家可以透過觀賞內容,對灣區城市的環境和發展,有多一點的認識,尤其是澳門居民較少去的幾個省內城市,包括東莞,惠州等。

灣區城市澳人要認識

『郵覓。粵港澳大灣區』,是以內地、澳門和香港發行的郵票,引領大眾遊覽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冀望能讓參觀者可以感受到整體大灣區,正朝著世界級城市發展目標前進。

郵展的導語中指出,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和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粵港澳大灣區以嶺南文化為核心文化,並由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導語又指,粵港澳三地秉承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產業互補和商緣相通的優勢。

展覽以粵、港、澳三地發行的郵票,引領參觀者遊覽大灣區的文化和生活環境,包括透過三地發行的『中國高速鐵路發展成就』、『京九直通車』、澳門輕軌。氹仔線通車』和『港珠澳大橋』等,以基本建設為主題的郵票作指示:只要您從八縱八橫的高速鐵路網上任何站點出行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必定感受到整個大灣區正朝著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的發展目標前進。

郵覓引領灣區建設

要詳盡地去了解粵港澳大灣區,單是『郵覓』當然不足夠,最好是親自到灣區各城市走多幾轉,搭吓京九鐵路,要穿越灣區內地城市,可在廣州乘坐高鐵,往佛山、肇慶、江門、中山、珠海,認識吓上述城市的交通建設,與澳門輕軌有何不同之處。不過,現時澳門輕軌已暫停服務,難以即時進行對比,唯有待機重啟服務,才能感受比較。

除城區發展有先後高低外,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活文化都有不同之處,要融入大灣區,『郵覓』只是引導,需要展開你想的行程,始能有較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