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規會通過氹仔四地起高樓

2022-11-10

【本報訊】政府把四幅氹仔土地規劃為興建高層住宅,遭到絕大多數發表意見的市民反對;縱使如此,相關草案仍在昨午獲得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委員會主席(工務局局長)黎永亮表示,根據《總體規劃》,那四幅土地座落於居住區的範圍內;在未有詳細規劃前,政府將會依法發出相關地段的規劃條件圖。

工務局把氹仔中區四幅土地規劃為居住用途,最高可建九十米高樓,有可能拍賣給發展商興建私人屋苑。當局收到逾四百份意見表,絕大多數反對土地用於興建高層住宅,且要求用於設置休閒空間。

增離島居住用地達職住平衡

在昨午的城市規劃委員會中,土地工務局副局長麥達堯強調,四幅土地的規劃一直都是建設用地,之前提出的「車胎公園」屬於臨時計劃。按照《總體規劃》,那裡(氹仔中區-2)是居住區;今次規劃希望善用土地資源,透過增加離島居住用地,推動整個澳門的職住平衡,配合路氹城、深合區的發展,亦與五階梯房屋政策的方向一致。他也提及,四幅土地的位置比較好,交通便利,靠近輕軌站。

有市民關注四幅土地建成高層住宅後,該區人煙稠密的問題將會惡化。關於人口密度,麥達堯回應,按照二零二一年的人口普查,氹仔市中心區每平方公里逾八萬人口;然而,在澳門半島,最高密度的分區達到每平方公里十五萬人,第二、第三高密度的分區超過十四萬,上述高密度分區都是連在一起。

續稱:「氹仔區而言,除氹仔市中心的人口密度稍高外,周邊的密度其實相對較低;因為,有大潭山、小潭山、一些大型體育設施、龍環葡韻。相對而言,我們覺得整個區都是相對舒適的。」

限高九十米不會出現屏風樓

「我們規劃時都有考慮到密度的相關問題,對於四幅土地的開發強度,可以說沒有用得好盡。」麥達堯續指出,周邊現有新建屋苑的高度達到一百五十米,四幅土地規劃的限高為九十米;地積比率是行政指引上限的七成左右;再配合城市設計要求,將不會出現屏風樓。

麥達堯也表示,因為之前有一個臨時公園的計劃,相關土地現在落實規劃為居住用途,周邊居民的預期有些落差,當局是明白的。「但是,按照《總體規劃》的整體安排,我們覺得在相關地段設置居住社區,仍然是有需要的。」麥達堯續提出,周邊仍有數幅土地尚未使用,明年進行詳細規劃時,將按社區發展需要,適當設置社區設施和綠地空間。

對於麥達堯的說法,委員梁普宇坦言,若是規劃為了優化整個居住環境,沒有理由把氹仔的人口密度與最差的分區對比;沒有理由說,相對於澳門最高人口密度的分區,氹仔的人口密度不高。「不應該向著那個方向發展。」梁普宇續提出,如果認為氹仔的現有人口密度可以接受的話,有否條件維持?能否保留土地給市民享用,而非用於興建住宅?

麥達堯回應,離島區的就業崗位多、居住人口少,澳門半島則相反。《總體規劃》的方向希望增加離島區的居住人口。他表示,沒有說氹仔的人口密度要如同澳門半島最高密度的分區;事實上,上述兩個分區的現時人口相差一倍。並提出,除了中心區外,氹仔沒太多用地可建住宅,今次是按照《總體規劃》去規劃四幅土地。

在整個討論中,多名委員的發言主要是提出問題,態度不太明確;惟高岸聲表明認同當局把四幢土地規劃為「居住用途」。最終,城市規劃委員會主席(土地工務局局長)黎永亮稱:「聽了這麼多委員意見,我認為可以通過那四個地段規劃條件圖。」他在會議後受訪時宣稱,該區將增的休憩空間並不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