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3531號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聖公會前十月接逾千求助個案育兒佔20%
2023-11-24
【特訊】由澳門基金會津助、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主辦的「灣區下的澳門 — 後疫情時代家長情緒健康與家庭教育實踐現況調查」暨「網絡素養ReadyGo家長小冊子」發佈會,於11月21日上午11時在聖公會氹仔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中心舉行。
為配合特區政府關注家庭的需要,推行《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當中強調支持強化親職及家庭教育,重視孩子網絡素養能力。同時響應《中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和《中國婦女與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提倡婚姻家庭關係健康發展,與此同時,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葉美娟協調主任表示,2023年(1至10月)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轄下各單位共接觸1200個與家庭相關求助個案,其中育兒困難佔20%,因此,家庭教育實踐現況和家長情緒健康備受關注。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長期關注本澳家庭服務需要,發展多元服務,並推行相關調查,以回應澳門家庭的現況與轉變。
調查在澳門基金會的津助下,於2023年5-9月,透過實體與網上收集的方式,進行問卷收集,以「家長情緒健康」,及「家庭教育實踐現況」為主軸,從了解家長的情緒健康與壓力、教養效能感、教養價值觀及家長應對壓力方式等四個範疇,進行科學的數據收集,掌握家長的現況與需要。調查最終共收集了1058名育有3-12歲孩子的家長,調查發現如下:
一、八成家長對家庭生活感到滿意:家長在教養子女時,正向的情緒體驗較多,如感到快樂、幸福等,家長偶有出現焦慮、憤怒、緊張等情緒,近兩成的家長自評焦慮及抑鬱情緒指數介乎中度至重度,表示家長的情緒健康仍需關注,其中家長的生活調適壓力更是影響焦慮、抑鬱和家庭生活滿意的主要因素;
二、教養價值觀主要來自原生家庭:約三成家長的教養觀念與方法受到他們原生家庭的影響,另外兩成來自專家學者,同時鼓勵家長覺察原生家庭對個人的正負面影響,增加自我了解;
三、家長在孩子電子產品使用及學業方面較感困擾:隨著科技的發展,家長越來越關注孩子電子產品的使用問題。此外,孩子的學業壓力也是家長關注的重點;
四、親職壓力管理及伴侶溝通的良好實踐可以有效減少家長的負向情緒:調查發現,當家長能夠有效管理親職壓力並與伴侶進行良好溝通時,他們的負面情緒會顯著減少。
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建議:一、持續進行健康家庭主題的調查:因應調查結果,該會將於2024年進行澳門健康家庭指數調查,將持續了解本澳家庭的特性,提供服務及政策建議;二、關注家長身心健康:鼓勵家長留意自己的身心健康,並結合 "自主時間" 的安排,關顧自己,從而更好地照顧家庭;三、鼓勵家長必要時尋求專業機構的支援:聯動家、校、社多方面共同協作,當家長面對子女成長問題時,尋找適當的方法引導子女成長;四、社區教育及宣導:持續推出線上親職圖文包及相關社區活動,提醒親子相處時先覺察自己。
在各成長階段推出適應工具冊:鼓勵家長與子女建立以愛為基礎的溝通關係,再共同訂立電子產品的使用規則;是次同步發佈「網絡素養READYGO家長小冊子」,內容整合家長與孩子共同建立使用電子產品的原則和方法,與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建構新時代的網絡素養氛圍,為新一代青少年準備更好的土壤,在有益的環境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