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更新與舊區發展需良性互動

2024-04-10

【特稿】新一批 7份規劃條件圖草案公示,4月10日起收集公眾意見。當中包括十六浦發展新項目,根據草案,項目現存樓宇不得加高,增建樓宇限高 20.5米,文化局的意見,應保留 16號碼頭建築外觀特徵。

眾所周知,本澳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擁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傳統建築和文化遺產。隨著城市發展的不斷壯大,都市更新成為了一項重要的任務。十六浦發展新項目不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還可以帶動內港一帶經濟發展和改善居民生活品質。因此,如何更好地進行都市更新來引領舊區發展,這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筆者認同文化局的意見。保留舊建築物的韻味是老城區活化發展的重要環節。歷史悠久的建築物往往承載著城市的記憶和文化底蘊,保留它們的外觀特徵可以讓人們感受到城市的歷史韻味。在活化舊建築時,可以採取保護修復、升級改造等方式,使建築物煥發新生,同時保留其原有的歷史風貌,給人們一種穿越時光的感覺。

與時俱進,僅僅保留建築物的外觀特徵是遠遠不夠的,更應該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內部建設,提升建築物的功能性和舒適性。可以將老建築改造成文創園區、酒店、商業街等各種形式,吸引更多的遊客和商家前來,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同時,加強老城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照明等設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質,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觀和消費。

活化舊建築可以促進老城區的發展,帶動周邊產業的蓬勃發展。通過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打造獨特的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文化創意產業落戶,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同時,也可以帶動周邊商業、旅遊等產業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推動老城區的全面振興。

都市更新應該注重可持續發展。在進行更新時,應該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合理利用,推動綠色建築和低碳生活的發展,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實現城市更新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要堅持永續發展的理念。老城區的發展不能只看眼前效益,更要考慮未來可持續發展。可以制定並執行長期規劃,促進老城區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同時,要加強公眾參與,鼓勵市民對老城區的發展提出建議和意見,推動社區共建共用,實現老城區的永續發展。

澳門都市更新對舊區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聯繫,通過更好的都市規劃可以引領舊區發展。為此,我們在進行規劃時,要注重保護傳統建築和文化遺產,提升舊區的生活品質,推動可持續發展,從而實現舊區的社會、經濟全面提升。也有透過歷史空間、都市更新、永續發展的有機結合,才是推動老城區發展的關鍵。

如何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讓老城區煥發新的活力,還需大家建言獻策、集腋成裘。希望澳門在未來的都市更新中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現都市更新與舊區發展的良性互動,打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