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對外開放 中國持續拓展與全球利益交匯點

2024-07-18

【中新社北京7月17日電】 (記者李曉喻)今年上半年,中國入境外國人超1400萬人次,其中免簽入境超800萬人次,同比增長約190%。得益於中國擴大免簽國家範圍等一系列開放政策,越來越多外國人來華旅遊可以“說走就走”。

過去十多年間,中國的開放令世界印象深刻。中國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貨物貿易總額居全球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規模亦保持世界前列。特別是在逆全球化抬頭之時,中國開放步調不僅未見遲緩,反而更加積極主動。

從設立22個自貿試驗區、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到力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署生效,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從多次削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到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國一系列開放舉措讓世界認識到,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高水平開放每前進一步都意味著新的海量機遇;在推動經濟全球化走向普惠共贏的道路上,中國也必將被寄予更多新的期待。

未來十年對中國而言注定極不平凡。根據中共二十大報告,當下中國正處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主要目標任務之一就是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到2035年,中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不過,未來中國擴大開放所面臨的形勢與十幾年前明顯不同。國際層面,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國博弈加劇,部分發達經濟體推行所謂“脫鈎斷鏈”“去風險”,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昇,不確定和難預料因素增多。國內層面,近年來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進展顯著,但短板猶存。如製造業領域正在落實全面對外開放,服務業開放相對不足;簽署並實施的自貿協定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相比仍有差距。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松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中國對外開放正步入“深水區”:容易實施、效果立竿見影的開放事項已完成得不錯,剩下的全是會觸動現有利益分配格局的“硬骨頭”。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也坦言,如今改革複雜、敏感和艱巨程度都不亞於改革開放初期,高水平對外開放會衝擊部分固化的利益藩籬。

硬任務與“硬骨頭”的碰撞,意味著今後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有硬仗要打。

一方面,國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要加快與國際高標準接軌,國有企業、知識產權、市場採購、產業政策等多個方面的深入改革勢在必行;另一方面,隨著地緣政治風險昇溫,在開放進程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任務艱巨。

顧學明表示,高水平對外開放是一個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的系統工程。在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情況下,提昇開放水平需要統籌考慮的對象更加多維,需廣泛調動各方力量、運用各種資源,打出新的“組合拳”。

從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祗會越開越大”,到二十大報告的“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從過去、當下到未來,中共對開放的論述將不斷深化,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始終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