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生活行為健康保護因素研究發布

2024-12-18

調研單位昨發佈《青少年生活及行為健康的保護因素研究》調查結果

【本報訊】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委託聖若瑟大學澳門社會發展觀察中心開展了《青少年生活及行為健康的保護因素研究》。研究指出,青少年在幸福感、心理韌性及生活品質方面的發展仍有改善空間,調研單位建議社會各界應加強推動家庭與學校的支持作用、創造更多朋輩同行者項目、增加運動與睡眠時間、引入問題導向教育與反思環節等,讓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取得更好的發展。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昨舉行《青少年生活及行為健 康的保護因素研究》發佈會,由澳門學聯副理事長何天浩、聖若瑟大學健康科學院院長何鍾建、聖若瑟大學社會工作碩士課程主任盧子健介紹相關調查內容。

是次調查於今年十至十一月期間進行,有效問卷中,共有澳門九間中學、一千一百八十五名初中至高中各年級學生參與,並成功聯絡十九人進行訪談。

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的幸福感、心理韌性及生活品質受到多重保護因子的影響。其中,學校支援對幸福感的影響最為顯著,宗教實踐、解難能力及生活環境亦有正面作用;而心理韌性主要與解難能力、運動時間、生活信念及家庭 關係相關;生活品質則受到解難能力、運動時間、家庭關係及友伴關係的影響。研究還發現,青少年的每週平均運動時間僅四點九七小時,不足五小時,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標準的七小時;而每日平均睡眠時間為六點八小時,亦未達世界睡眠學會建議的八至十小時。

另外,約七成受訪者表示,願意與他人分享困難以減輕心理負擔,但在涉及較為私密的心事時,則更傾向於自行消化或尋求情緒上的支持而非理性建議。另有部分受訪者表示害怕被朋友孤立或無法融入群體,但同時,朋輩關係亦是緩解壓力的重要資源。訪談中還發現,青少年在面對壓力時常會透過創造儀式感或尋找虛擬空間來治癒自己,例如寫博客、摺星星許願等,反映出Z世代青少年在人際互動及壓力處理上的特徵,人際關係被認為是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另一個壓力來源便是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