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43號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澳聞集納
2025-03-31
市政署獲香港花卉展園林景點最佳設計優異獎
△市政署應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邀請參加“2025年香港花卉展覽”,在展場內設置澳門園,佈置具澳門特色的園景及花卉佈置,獲大會頒予最佳設計(園林景點)優異奬,起宣傳澳門形象及交流園藝技術之效。
“2025年香港花卉展覽”由三月十四日至二十三日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行,今屆以秋英為主題花,澳門園以中西文化共融為主題,配以西式拱廊和議事亭前地的鋪面圖案為背景,中央位置設中式荷花水景花壇,再以澳門不同景點和中華文化元素的裝置穿梭於澳門園各花圃,構建出澳門作為中西文化薈萃和文化交流的基地角色。
澳基會文藝家肖像畫展獻呈百家藝術故事
△四百餘年歷史長河中,不同文化在澳門共融共生共榮,淬煉出眾多不凡的文化故事,為向長期貢獻澳門的文藝家致敬及配合澳門特區政府“文化澳門”的施政願景,展示澳門兼容並蓄的文化特質,由澳門基金會主辦、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協辦的“只有文藝家──致敬澳門文藝家”肖像畫展(以下簡稱“肖像畫展”)於2025年3月30日在澳門教科文中心展覽廳及多功能廳揭幕,同場舉行《“只有文藝家──致敬澳門文藝家”肖像畫及人物故事集》新書發佈儀式。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致辭時表示,澳門文藝家的作品既有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核,也有融合中西文化元素的創造,使澳門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活力泉源。文藝家們用自己的獨特的文化視角和藝術語言,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澳門故事,為賡續中華文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力地注入了來自澳門特區的力量。他稱,近年文藝家們堅持創新為上,注意開拓美育的嶄新路徑,善用虛擬現實技術,與傳統藝術創作和文化表達結合,為藝術創作激發更多可能。正是澳門文化藝術界諸君的無私奉獻和卓越才華,澳門的藝術之魂得到守護,也讓澳門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燈塔,是次展覽及人物故事集的出版正是向整個澳門文化藝術界致敬。
“肖像畫展”由澳門資深藝術家陸曦先生為133位本澳資深文藝家繪畫肖像,並由27位澳門文學創作者為參與文藝家進行專訪及撰寫故事,向長期貢獻澳門的文藝家致敬。參與的文藝家涵蓋寫作、戲劇、電影、音樂、美術、曲藝、舞蹈、攝影、書法及學術研究等領域,他們默默為澳門文化奉獻青春和熱忱,守望和傳承這座城市美美與共的藝文精神。同日發佈的《“只有文藝家──致敬澳門文藝家”肖像畫及人物故事集》收錄133位本澳資深文藝家的創作脈絡和藝術故事。負責專訪及撰稿的27位作者以筆為鏡,陸曦先生以畫為光,透過“肖像畫展”及人物故事集展現澳門文藝家的藝術追求與風骨,亦是澳門文化從萌芽到繁茂的縮影,展覽展期由2025年3月30日至4月10日。為延續“肖像畫展”的成果,進一步向外推廣澳門文化藝術的精神面貌與發展軌跡,本會“澳門記憶”網站(https://www.MacauMemory.mo)特設同名線上展覽,而《“只有文藝家──致敬澳門文藝家”肖像畫及人物故事集》之電子書已同步上載至“澳門虛擬圖書館”(https://www.macaudata.mo/)。
主辦方同日於澳門教科文中心舉行雅集交流活動及晚宴,40多名本地文藝界人士出席進行創作交流,以藝會友。澳門文藝家們深入生活,紮根傳統,力臻創新,主辦方期望透過創設交流平台,鼓勵藝術創作者相互切磋,促進文藝界的團結和合作,展現澳門藝文創作的多元與活力。晚宴上,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副主席鍾怡感謝文藝界對籌備本次“肖像畫展”及人物故事集的支持。
青年事務委員會全體大會舉行
△青年事務委員會2025年第一次全體大會於3月25日在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一樓仲尼堂舉行。會議由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主持,青年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介紹會議內容,包括教青局推進愛國教育工作情況和介紹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系列活動、《澳門青年政策(2021-2030)》中期檢視工作規劃、“2024年青年獎項”競逐及評審工作、教青局優化青年工作的構思等。
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感謝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對特區政府青年事務積極建言獻策,指出習近平主席十分關切澳門青年的發展,期望在中央的指導精神和政策引領下,藉着《澳門青年政策》中期檢視的契機,在不同時期因應社會實況作出調整,針對不同領域的青年制定針對性措施,推出更具有本澳特色、更貼合青年實際需要的青年政策。柯嵐司長表示,早前已透過多場座談會與不同團體和青年見面,相信未來有更多機會在不同的平台聆聽青年朋友的聲音。
會上,教青局代表介紹該局從不同層面、不同形式向青年學生開展愛國教育,並持續豐富愛國教育工作內涵,以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全方位弘揚愛國愛澳的社會核心價值。本年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教青局亦將推出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透過資助計劃推動學校和青年社團舉辦有關專題活動、組織參訪團開展紅色尋根之旅,透過活動讓青年學生增進對抗戰歷史的認識,提升對國家民族的歸屬感和愛國情懷。《澳門青年政策》的實施期踏入第五年,教青局已經啟動中期檢視研究工作,透過政策下的跨部門協作機制編定具體的行動計劃,集合不同領域的力量合力推進青年工作。是次中期檢視將透過專家座談、實地考察、焦點小組討論等研究方法,全面檢視政策的推行情況並調整下一階段的政策部署。另外,“2024年青年獎項”已完成競逐報名工作,會上通過由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組成的評審專責小組,稍後將有序開展相關評審工作。
委員們就各項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有委員建議在本澳愛國教育基地等場所引入更多元化的體驗,深化愛國愛澳教育形式;提供更多資訊加強青年對橫琴合作區發展的認識,推動其走進大灣區擴闊視野;關注為青年就業和創業提供更多支援和培訓;透過加強體育鍛鍊提升青年身心健康;亦有委員表示樂見增加聆聽青年聲音的渠道,進一步收集不同層面青年的意見。柯嵐司長在會上回應委員的發言指,愛國教育工作未來要進一步做深做細做貼,日後可多用橫琴合作區作為兩地青年交流平台,政府有不同的措施幫扶青年就業和創業,鼓勵青年充分裝備自己,勇於面對挑戰。委員們在會上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會議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澳門立法會接待廣東省人大代表團訪問
△3月26日下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黃楚平主任率領的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及下屬執行機關負責人一行二十人到訪澳門立法會,獲立法會主席高開賢、執行委員會第一秘書何潤生和第二秘書施家倫的熱情接待。代表團參觀了立法會大樓全體會議廳等設施,雙方合照留念及交換紀念品,並進行了交流座談。
高開賢主席首先歡迎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代表團到訪澳門立法會參觀、交流,並表示去年12月習近平主席親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發表重要講話,為開創“一國兩制”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澳門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指明了方向,作為澳門的立法機關應認真學習及總結過往的經驗,以及加強與大灣區包括廣東省以及其他城市立法機關交流和學習,探討加強立法協同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規則機制的銜接。上月中旬澳門立法會議員代表團曾訪問深圳和珠海,並專門就上述問題與兩市的立法機關進行深入的溝通,各方均表示會繼續加強合作和信息互換,尤其是在獲得中央的支持下,加快建成琴澳經濟高度協同、規則深度銜接的制度體系,促進粵澳橫琴深度合作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便利流動,發揮澳門獨特優勢、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黃楚平主任感謝澳門立法會的熱情接待,他表示廣東省將貫切落實習近平主席去年視察橫琴和澳門時作出的重要指示,特別是大灣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廣東是中國經濟第一大省,經濟總量約占全國的1/10,2024年廣東外貿進出口9.11萬億元;廣東省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經濟第一大省,在國家發展大局中肩負特殊使命。黃主任也感謝立法會過往對廣東省人大工作的支持,並簡要介紹了廣東省人大的基本工作情況,以及在大灣區融合及立法方面的工作。他表示,廣東省與澳門特區同根同源、手足情深,兩地關係密切,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兩地立法機關一直有良好的合作關係,他高度認同高主席提出的加強學習互鑑和區域協同立法的建議,會在全力配合中央的整體部署的前提下,與澳門特區立法機關就大灣區融合和琴澳合作的具體事宜展開深入討論和研究,共同探討可行且互相認可的總體規則,既要考慮特區內部本身的發展需求和實際情況,也要充分考慮橫琴、大灣區,以至特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需要。為此,建議雙方在社會治理、民生改善、基礎建設、環保及數字建設等方面加強溝通合作,並且參考內地其他地方的成功經驗,共同著力跟進兩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促進琴澳一體化發展。
隨後,雙方還就深化人員交流、立法技術和立法規劃,以及立法會工作的數字化等議題進行磋商和交換意見。
2024/2025學年校園記者計劃頒獎禮順利舉行
△為全力支持學生成長成才,藉着經驗豐富的新聞從業員面授新聞知識及讓學生親身參與採訪工作,以提升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度,由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及澳門體育記者協會聯合舉辦的2024/2025學年校園記者計劃,已於2024年10月正式開展,計劃以“互愛互助,共同成長”為主題,吸引了來自24所學校共126名學生參與,最終由評審選出6份優秀作品。
活動頒獎禮於2025年3月19日下午在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舉行。出席者包括教青局副局長丁少雄、黃嘉祺及代副局長林文達,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監事長鄭秀明、副會長羅崇雯、理事長胡根,澳門體育記者協會理事長方念湘,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梁智生、秘書長崔志濤,評審楊冠傑、何玉儀、李浩遠及談樂慶,以及澳門各校校長及代表等。
本屆的作品內容多元寫實,反映出學生對社會時事的關心。計劃分別設有報刊及電子媒體領域,獲選的優秀作品包括(優異獎排名不分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