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56號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
習近平抵達河內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
2025-04-15
【中新社河內4月14日電】 (記者 郭金超 黃鈺欽)當地時間4月14日中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河內,應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林、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主席梁強邀請,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
習近平乘專機抵達河內內排國際機場時,越南國家主席梁強,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陳錦綉,越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黎懷忠等越南黨政領導人和地方代表熱情迎接。越南女青年向習近平獻花。禮兵分列紅地毯兩側,持槍致敬。當地青年身著民族服裝,擂響鼓樂,載歌載舞,揮動兩黨兩國旗幟,熱烈歡迎習近平到訪。
習近平發表書面講話,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向兄弟的越南共產黨、越南政府和越南人民致以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
習近平指出,今年是越南共產黨成立95周年、越南建國80周年和南方解放50周年。越南共產黨團結帶領越南人民朝著建黨建國“兩個一百年”目標砥礪前行,國際和地區影響力不斷增強,社會主義工業化現代化建設取得可喜成就。中越兩國是山水相連的社會主義鄰邦,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在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崢嶸歲月中,雙方並肩戰鬥、相互支持,結下深厚友誼。在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上,雙方互學互鑒、攜手並進,向世界昭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光明前景。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我期待以這次訪問為契機,同越南領導同志就中越兩黨兩國關係的全局性、戰略性、方向性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共同擘畫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新藍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公安部部長王小洪等陪同人員同機抵達。
中國駐越南大使何煒也到機場迎接。
習近平乘車從機場赴下榻飯店途中,中越兩黨兩國旗幟迎風飄揚,“中越友誼萬古長青”、“山水相連,命運與共”、“中越情誼深,同志加兄弟”等紅色橫幅鮮艶奪目。當地民眾和中資機構、留學生代表聚集在道路兩旁,熱烈歡迎習近平到訪。
習: 續寫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新篇章
【中新社河內4月14日電】 4月14日,在赴河內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越南《人民報》發表題為《志同道合攜手前行 繼往開來續寫新篇》的署名文章。
習近平在文章中說,在中越建交75周年之際,應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同志和越南國家主席梁強同志邀請,我即將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這是我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以來第四次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我期待同越南領導人暢叙友誼、共商合作,擘畫新時代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新藍圖。
他指出,中國和越南是社會主義友好鄰邦,擁有共同理想信念和廣泛戰略利益。在探索符合各自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和推進各自現代化進程中,兩黨兩國人民早年結下的深厚友誼不斷昇華。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符合兩國共同利益,有利於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習近平表示,中國將堅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助推各國共同發展。中國將保持周邊外交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堅持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合作,共同推進亞洲現代化進程。
習近平表示,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越南即將開啟民族發展新紀元、朝著建黨建國“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邁進。中國始終將越南視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我們要全面深化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為亞洲乃至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習近平提出,深化戰略互信,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壯大。堅持合作共贏,增進兩國人民福祉。加強人文交流,拉緊民心相通紐帶。密切多邊協作,促進亞洲繁榮振興。妥善管控分歧,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他說,要堅持高層引領,發揮中越雙邊合作指導委員會統籌協調作用,深化黨際、政府、軍隊、執法安全等對口部門合作,攜手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共同維護政治安全。中方願同越方深化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共同探索和豐富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推動兩國社會主義事業行穩致遠。
在文章中,習近平說,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要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維護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要加強在東亞合作、瀾湄合作等機制內協調配合,為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習近平指出,雙方要落實兩黨兩國高層共識,發揮好海上談判機製作用,妥善管控海上分歧,持續擴大海上合作,為最終解決爭議積累條件。要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排除干擾、聚同化異,將南海真正打造成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合作之海。
在文章最後,習近平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願同越南一道,攜手前行、繼往開來,續寫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新篇章,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