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青會促正視及防治青少年偏差行為

2019-03-11

吳超偉

【特訊】本澳早前發生校園欺凌事件,再次喚起社會對青少年偏差行為的關注。民眾青年會理事長、社工吳超偉指出,本澳校園欺凌事件已非同學間的不滿或指罵,部分個案甚至涉及刑事行為,呼籲政府、學校、家長及社會各界必須正視問題,儘快尋求有效措施,共同防治青少年偏差行為,避免情況惡化。

吳超偉引述教青局數據表示,一六/一七學年校園欺凌個案有三十八宗,而上學年及本學年至今則分別有二十一宗及十八宗;他指出,校園生活除了吸收課本知識,亦可讓青少年在與其他人相處的過程中,透過互相學習而逐漸確立自己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對青少年日後的心理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在這段期間,倘發生欺凌事件,無論欺凌者或被欺凌者,都會引發負面情緒,甚至產生錯誤觀念,令日後産生偏差行為的可能性增加。

他建議,家長需多關注子女日常行為及情緒變化,當發現不尋常情況時,應細心聆聽、耐心安撫,以及正確紓緩子女的不安情緒;並向其灌輸正確觀念,及早進行預防教育,防止産生錯誤價值觀。另一方面,青少年必須要有勇於舉報的意識,倘若自身不幸遇到欺凌,或得知身邊發生欺凌事件時,應儘快通知家長、駐校社工或老師,以尋求正確的解決途徑,以免問題惡化甚至出現悲劇。

吳超偉表示,當局有必要重新檢視現行制度,包括通報、預防及宣傳機制。同時,應積極研究駐校社工或輔導人員的配置問題,建議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加大資源投放,讓社工、輔導人員能更投入及專注於固定的學生群體當中,增加相關人員與學生之間的緊密聯繫;並針對不同的個案建立追蹤及跟進機制,讓輔導工作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