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坤譏湊仔政策

2013-11-27

【本報訊】官委議員徐偉坤得出一個結論:外僱越多,除了沒有佔據本地人向上流動空間外,還因為 GDP 的互相推動,造就很大的就業空間,使本地人的就業情況大為改善。間選議員李靜儀則指出,可以輸入外勞的行業,不斷出現不合理解僱本地人、外勞取代本地人的個案。她重申,政府批准輸入外勞,以行政手段干預人資提供,所以,對本地人的就業和向上流動應有絕對的責任。

由行政長官崔世安委任、報稱是商人的議員徐偉坤昨在立法會直言,政府與市民如同母子關係,推出的十足是「湊仔」的政策、「褓母」的措施。「會展、文創、中小企信用保證、青年創業、融資貸款利息補貼、工資補貼、企業培訓,中壯年人士就業培訓等,要錢有錢,要創業有創業,要培育有培育,褓母照顧周全,無微不至!總之,有人需要,伸手問政府取。但是,就算這樣,仍然有人不滿意。」

徐偉坤問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有否聽過慈母多敗兒?繼續這樣下去,兒子又怎會長大呢?怎樣成長呢?澳門人究竟是幸福或是悲哀呢?」發表完以上言論後,徐偉坤終於表示,現時,各行各業極度缺乏人力資源,仍有人反對輸入外勞,他們的理由是擔心外僱佔據了本地人向上流動的空間。

他引用人力資源辦公室的資料指出,回歸後的外僱數目逐漸上升,現時,外僱人數達十三萬,是一九九九年的四倍。今年第三季,本地居民的收入中位數是一萬五千元,是一九九九年的三倍。二O一二年,本澳的 GDP 高達三千四百一十二億元,一九九九年是四百七十三億元。

「原來,外僱越多,除了沒有佔據我們本地人向上流動空間外,還因為 GDP 的互相推動,造就很大的就業空間,使本地人的就業情況大為改善。」徐偉坤又認為,現時的失業率低至百分之二,就算那數千人全部就業,都不能滿足新增職位的需求。他說:「希望各界正視澳門對人資輸入的實際需求,讓本澳經濟能夠健康發展,從而為本地的工人創造更多職位,這是相輔相成的政策。」

十三萬澳人工資低於中位數

之後,間選議員李靜儀說:「我們的工資中位數一直上升,因為,博彩從業員多了人,他們的工資上升,拉上補下,令 (中位數) 數字亮麗。但是,不要忘記,十三萬澳門人的工資都是低於中位數的。」她表示,打工仔向上流動,的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作出了很多犧牲。

李靜儀強調,特區政府一直用行政手段干預本澳的人力供應──批准輸入外勞,衝激本地人的就業和待遇,所以,政府對本地人的就業和向上流動有絕對的責任。她重申,可以輸入外勞的行業,不斷出現不合理解僱本地人、外勞取代本地人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