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40624號
2014年06月24日
星期二
專家稱系融資成本高所致 中資銀行境外發債創歷史新高
2014-06-24
【中新財經北京6月23日電】(記者 彭大偉)據外媒援引金融數據供應商Dealogic數據,2014年以來,中國內地金融機構在境外信貸市場借款規模已超過140億美元,大大超過此前最高紀錄90億美元。
對此,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向記者表示,近年來在中國企業不斷走出去的同時,中國金融業也在走出去,而金融走出去的益處很明顯,「可以充分利用國外的金融市場和金融資源,以及更好地利用國內外資金息差」。而針對國內外資金息差的程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23日直言,現在中國的銀行貸款利率,亦即資金價格「是全世界最高」。周景彤表示,由於境外資金價格較低,通過在境外發債等形式,一方面能?促進國內銀行國際化的步伐,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資與負債成本,提高銀行綜合經營收益,改善融資結構。
「在國內發行理財產品和吸收存款都是被動的,且發行理財產品成本較高,而發行境外債券是主動的行為,並且在境外發債的成本相當低。」周景彤分析,加上境外金融市場相對更加成熟,中資銀行「要做的就是遵守東道國的監管規則金融市場的基本規則和法律法規,如信息充分披露等」,因此在境外發債籌資,總體風險比較可控。綜合來看,上述情況應是今年中資銀行境外發債規模創下記錄的主要推動因素。同時,梳理今年以來中資金融機構在境外發債的情況可見,人民幣債券產品日趨豐富已成為一項亮點。
年初,中國進出口銀行宣佈將在港發行不超過40億元人民幣債券;中國銀行倫敦分行1月8日宣佈發行25億元人民幣債券;2月,中行新加坡分行成功發行30億元人民幣獅城債,成為新加坡市場上發行規模最大的人民幣債券,並將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4月,中國銀行悉尼分行發行20億元人民幣「大洋債」,成為澳大利亞市場上首筆人民幣債券;5月,中國銀行在盧森堡發行15億元人民幣「申根債」,成為中國企業在歐洲大陸發行的首筆人民幣債券。
不久前,中國建設銀行在成為倫敦人民幣業務清算行次日的6月19日即宣佈今年下半年將以總行名義在倫敦發行25億元人民幣普通債。「額度或許不大,但意義重大。」周景彤表示,在海外發行人民幣債券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同時考慮到融資成本低於內地,對銀行自身經營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