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韓國

2014-06-25

到韓國旅遊,不論參觀廟宇,博物館及日常交往禮節,都有「熟口熟面」之感,因廟宇的形格,博物館的古籍,尊敬長者之敬禮及韓人之間的交往禮節,都充滿中國文化色彩,因韓國文化之根源,正是來自中國。即使韓語裡的「禽揸,咪打」,韓語「多謝」之意,它便是原自中文「感謝」之國語音。故中國人,在韓國,特別容易生根。

在韓國各地,很容易碰到中國人,筆者這趟遊覽韓國的女導遊蘇菲「SOFI」便是中、韓混血兒,父親是香港人,母親為韓國妹,蘇菲在香港出生,自小在香港長大,初中畢業後,才到韓國生活,現已成為媽咪,主要相夫教子,偶爾出道當導遊,因按照韓國傳統習俗,嫁雞隨雞,女子婚後專心當家庭主婦,照顧夫、兒,兼家翁、婆婆,方為好媳婦,因蘇菲還有一半「香港妹」因子,而韓國粵語導遊難求,故仍偶爾「拔刀相助」,兼職導遊。

由北到南,從首爾到濟洲,筆者遊覽韓國多個大城,皆遇見中國人,甚或華人,因不少中國人已移居韓國數代,已經非常「韓」化,若不是能說中文!細心打量,很難分辨出是中國人還是韓國人

韓國華人約有廿萬

據韓國的中國人介紹,目前在韓國,華人約有十多廿萬。因數百年前,朝鮮已是中華蕃屬國,受天朝統領,朝鮮曾派出大量學者及官員,到中土取經,學法。中土朝庭更直接派遣官吏到朝鮮,管理蕃政,教化朝民。

一八九七年高宗年代,朝鮮由閔妃執政,她面對兩大勢力在旁,選擇親中,排斥日冦。更與清朝簽訂商民水陸貿易章程。當時旅韓華人實力非常雄厚,商貿興旺。

二戰日冦侵韓華期間,在韓華人已近十萬。中、美韓戰爆發,在韓華人因國籍及身份問題,曾受壓制,不少華人,離韓他往。

內地改革開放,政策轉寬鬆,加上韓國經濟,日益發展,不少華人,又重新到韓國生活,尤以鄰近的中國山東、朝鮮族較多的吉林省延邊地區一帶,喜歡往外國闖天下的黑龍江省人,紛紛湧到韓國。

在韓國各大城市中,華人最多的為首都首爾,其次便是第一大港釜山,都超過萬人。古都慶州,旅遊島濟州,也能偶爾碰到中國人。

首都首爾,華人多聚集於明洞購物區,經營百貨,紀念品等小生意,故此,外貌宏偉的中國駐韓大使館,也座落在明洞區,以親近同胞。

釜山有條中華街

第一大港釜山,更有一條中華街,長約三百公尺,街內兩旁,多為中國餐館,旅遊紀念品及錢幣找換店,餐廳約三十多間,多為北方菜,因韓國人與華僑多為東北朝鮮族人,故喜北方風味。特別喜韓國泡菜及辣味。中華街內,設有兩間學校,釜山華橋學校與「華僑國中」,前者是當地華僑開辦,後者則親近台灣。據華僑透露,近十多年來,由內地移民到韓生活之華僑,多喜將子女送往釜山華僑學校就讀,老一代華僑,則較多把下一代送往華僑「國中」,學習傳統中華文化。

華僑向筆者稱,過去由內地移民到韓國生活的,以東北的朝鮮族少女為多,因同文同種共傳統。較易適應生活,較早前翻沉海難的「歲月號」,其中兩名遇難華裔乘客,女的便是由東北移民到韓國結婚,在蜜月旅行中遇難的。近年,則有較多內地男子迎娶韓國太太,而轉到韓國生活,因新一代韓國少女,沒有前輩那般克苦,不願意婚後留在家中,照顧家姑,寧願嫁給中國丈夫,招郎入舍,生活較簡單,唔怕韓夫,打罵淒苦,再者,韓國惡家姑,普遍過中國「黃曼梨」,伴家姑,如伴「虎」!

‧楊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