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究鎖定 助遏心臟病基因

2014-07-16

科學家研究證實,一種基因突變可令人體內的化學物質「三酸甘油酯」水平大幅降低,從而降低患心臟病風險。研究有助研發心臟病新藥。

醫學界過往對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是否心臟病肇因之一爭論不休。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大學合設的布羅德研究所(The Broad Institute)分析過往七十項涉及二十萬人的相關研究,找出與三酸甘油酯水平相關的基因或基因突變,並確認三酸甘油酯水平是否與心臟病有關。

研究人員發現,有高三酸甘油酯水平基因傾向者較常心臟病發,而有低三酸甘油酯水平基因傾向者則較少心臟病發。他們其後分析三千七百三十四名美國人的基因圖譜,證實一個稱為APOC3的基因出現四項突變後功能會受破壞,而出現有關突變者的三酸甘油酯水平較平均值低達40%,患上心臟病的風險亦小40%。

專家指出,現有藥物減少三酸甘油酯幅度有限,可能因此令降低心臟病風險效果不顯著。若能研發新藥抑制APOC3活動,可望大幅降低三酸甘油酯水平,或能有效預防心臟病。研究刊於《新英倫醫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