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時竟 文化不散場

2014-08-26

[新華社南京8月25日電] 八月的南京,是青春的競技場,更是文化的大舞臺。借著南京青奧會的『東風』,五湖四海的青年人相會在古都金陵。賽場上,他們揮灑激情,留下了拼搏、尊重、合作等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賽場下,他們學習交流,分享了歷史與現代、成功與挫折、自我與世界的種種探索和思考。賽場上的英姿勃發和技藝出眾固然令人讚嘆,而青奧會文化的傳承與分享,才是留給青年人、留給地球村、留給未來最好的財富。

跳出輸贏欣賞比賽,這是文化的魅力。無論是『青奧會之父』羅格先生還是全程參與南京青奧會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先生,他們所期待的正在南京一一呈現:混合團體賽打破地域界限,青年人合作參賽;青奧會『屏蔽』紀錄,讓『未來之星』健康成長。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和文化內涵正超越競技本身,人的健康發展與精誠合作比金牌更加沉甸甸。比賽會有輸贏,會有第一;但無論是奧林匹克大家庭的發展還是青年人的成長,都不應該被先後輸贏所桎梏,還記得菲律賓姑娘德爾迪奧在玄武湖邊最後一個衝線時所贏得的掌聲嗎?跳出輸贏才能欣賞比賽本身的精彩,才能收穫自尊、自信與自強,青年人才會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尊重差異溝通分享,這是文化的活力。無論是在賽場上還是在青奧村裏,不同語言、不同膚色、不同文化的差異與交融時刻在上演。非洲小夥在綠茵場上進球了,打了幾招太極拳來慶祝;阿根廷姑娘走進營養小屋,跟著大廚學做地道的江南糕點;中國姑娘與菲律賓小夥雖然只能用手勢溝通,但依然可以通力合作,問鼎射箭混合團體冠軍。差異總會存在於個體之間、地域之間,孰優孰劣是粗淺和無禮的認識。只要學會尊重差異,學會溝通與分享,文化的活力便五光十色、無窮無盡。這是青奧會帶給青年人的,又何嘗不是給成年人的一堂教育課?

攜手青春共築未來,這是文化的發展力。毛澤東同志曾對青年人說:『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對青年人來說,他們肩負著個人、祖國與世界共同發展的重任。在如今這個高度國際化、高度分工化的時代,無論是飛機還是手機,配件來自不同國家;同樣,大氣污染、暴力問題已不只有一個人、一個國家所遭遇;在解決方案中,單打獨鬥也早已讓位於共同協作。青奧會混合團體的比賽,以及『與冠軍對話』等文化教育活動,都在實踐中向青年人傳遞這樣一個理念:攜手合作,共築未來。有合作才有創新發展,有合作才有美好未來。

誠然,青春的容顏總會慨嘆時光荏苒,但青春的記憶將會永駐心中;健壯的身軀難免將會老去,但堅毅的品格將會相伴終生。青奧會帶給青年人、成年人乃至這個世界的,不僅僅是運動的激情與魅力,更有蘊藏其中的多彩文化。南京青奧會的聖火將在三天后熄滅,但青奧會匯聚與分享的精神與文化,將傳播到世界各地,將會傳承不息。(新華社記者 朱翃 劉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