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構建步行系統方便市民出行

2014-10-13

配合總體交通規劃藍圖,政府近年致力創造無障礙步行環境,選取一些合適地點,興建設有升降機、扶手電梯及鋪設導盲磚的行人天橋及隧道,包括去年底至今陸續啟用的氹仔高勵雅馬路行人天橋、石排灣公屋地段四組行人天橋及魚鰓巷行人天橋等,這些過路設施有助進一步保障行人安全,增加步行可通達的地點,透過立體交叉的方式,錯開人流車流,拓寬道路容積。同時,亦對具備條件的舊有行人過路設施作出翻新改造,對部分行人道路進行重鋪美化,鋪設防滑地磚及導盲磚等,取得一定成效。已完成的工程包括「水坑尾行人天橋機電設施改善工程」及「金蓮花及海景行人隧道機電改善工程」等。

由點至面,針對澳門半島及離島不同情況,政府持續通過對新舊過路設施進行優化及串聯,以便構建各區步行系統,方便居民出行。如在澳門半島,計劃在外港新口岸一帶,至中區水坑尾一帶,構建一條無障礙步行路線,串連各個自動及非自動步行系統。當中主要的構成部分為「山邊街美化及新口岸和松山行人通道計劃」及「愕街自動扶梯系統」等。

由於不少步行系統工程涉及在使用中的道路上大興土木,施工時須顧及車輛交通和人流通行,既要按照進度施工,更要減免對居民的影響;部分工程更涉及管線遷移,亦有工程施工點在陡峭山坡上,這些都為工程帶來一定考驗。然而,無論如何,因步行系統對市民生活大有好處,居民使用魚鰓巷行人天橋,便利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