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持續完善伊波拉病毒病應對計劃措施

2014-10-21

【特訊】西非地區的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疫情至今仍未受到控制,美國出現首例輸入病例,西班牙和美國均出現醫務人員感染的情況,衛生局根據最新情況,檢討和完善澳門的應對計劃及各項防控措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截至10月17日,全球錄得的埃博拉病毒病感染個案已增至9191例,其中4546例死亡。主要受影響的西非國家包括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亞。美國最近出現非洲以外的首例輸入病例,而西班牙和美國分別有1名和2名醫務人員因照顧病人而受到感染。這些情況一方面顯示該疾病向全球傳播的風險進一步增加,另一方面也顯示該疾病即使在北美和西歐這些世界最發達地區的醫療機構內亦可能發生傳播。

衛生局強調,特區政府一向將保障巿民的健康和生命作為首要考慮,自世界衛生組織作出有關通報以來,已密切關注疫情發展,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和疫情發展,持續完善應對計劃和措施,及時向居民和各界傳達各項防護信息。

衛生局表示,雖然出現埃博拉病毒病流行的國家和澳門交往不多,澳門被波及的風險暫時仍不是很高,但不能排除有個別病例出現的可能性。為及早發現可能出現的病例,由7月31日時始,澳門已對所有持幾內亞、利比利亞或塞拉里昂三國護照入境的人士進行健康評估及追蹤,並因應疫情有擴散趨勢,將有關措施的實施對象擴展至持尼日利亞護照的人士。同時,為讓不同業界做好各項防疫準備工作,衛生局已針對不同對象制作相應的防控指引及舉辦講解會,讓不同業界的人士瞭解該病的流行情況及防控措施。衛生局的隔離病房設施可安全地用於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護理,同時已存有可滿足至少3個月使用的防護裝置。

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感染控制委員會專家們,目前正在分析西班牙和美國發生醫務人員受感染的資料,並根據有關資料檢討現行的感染控制指引並加強醫務人員的培訓。

衛生局再次呼籲市民,前往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亞等出現埃博拉病毒病流行的國家前應作慎重評估,取消或延遲非必要行程。在有關地區停留時,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時常遵循正確步驟洗手;避免接觸動物或其屍體;不要食用野生動物的肉,蔬果要削皮及清洗才可食用;如非必要,避免前往醫院或病患的家庭,同時注意避免接觸疑似患者及其血液或體液,以及可能接觸過患者血液或體液的物品,若不慎接觸到患者的血液或個人用品,請立即洗手,必要時可向醫生查詢。

市民若曾經前往受埃博拉病毒影響地區,回澳後21日內出現發熱、腹瀉、嘔吐、皮疹、出血等症狀,應儘快就醫,並告訴醫生最近的旅遊記錄,如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熱線28700800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