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41110號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社文消息
2014-11-10
借鑑香港機構環境管理經驗 提升澳門酒店環保減排效益
環境保護局為進一步完善澳門酒店業界實踐環境管理,以提升酒店業界的環保效益,在十月份組織了「澳門環保酒店獎」得獎酒店代表、以及旅遊局、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和澳門酒店旅業職工會代表一行25人赴港參觀香港逸東酒店和環球貿易廣場,以學習和交流香港實踐酒店管理和設施管理尤其在減廢和節能方面的環保工作經驗。
是次參觀首站為四星級酒店香港逸東酒店。酒店在減廢方面其中一個較突出成果為透過採用適當的環保設備,成功每年減少約35萬個塑膠樽廢物。該設備乃一食水淨化處理系統,將食水注入由可再生玻璃物料製作而成的玻璃樽,然後分別向酒店客房和宴會廳場地供應,使用完畢後玻璃樽經清洗和消毒後又可重複再用,這舉措除可使酒店每年減少產生35萬個塑膠廢棄物外,亦減低了原有塑膠瓶裝水的運輸污染排放。這也反映了即使規模不大的酒店,同樣可透過引入合適的環保措施和設備達到減廢目標,這些寶貴經驗非常值得酒店業界借鑑。
另一參觀地點為環球貿易廣場。該企業除透過ISO15001能源管理系統優化大廈能源使用,透過綠化大廈外牆、優化建築物內空調、照明和升降機系統,於過去一年間已節省了近900萬度的用電量;此外,大廈內還安裝了廚餘機處理物業內所產生的廚餘,處理後所產出的肥料作綠化用途,以減少運往堆填區的廚餘數量。參觀代表均表示有關的環保理念及已運行的環保措施十分有啟發性,對酒店提升環境管理效能及履行環保社會責任甚具意義。
事實上,自從「澳門環保酒店獎」實施七年以來,備受酒店各界和社會的關注和認同,一直以來無論從酒店參與數量和減廢減排成效方面,均呈現獎項能有效提升整體酒店環保水平,使之朝向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環保局為了解目前澳門酒店環境管理狀況及制定「澳門環保酒店獎」的未來發展方向,已分別向酒店業界、團體、高校和旅客等進行訪問和搜集意見;隨後亦將向相關公共部門、酒店業團體及其他相關機構等作進一步商討和交換意見,以更好地制定「澳門環保酒店獎」未來發展方向,配合特區就「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發展定位。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捐款明愛助購無障礙車輛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為支持澳門明愛社會服務工作,於上月藉著『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五周年慈善行中銀與您同邁步』公益慈善活動中慷慨捐贈澳門幣六十萬元予澳門明愛作為慈善服務經費。
澳門明愛將會運用該筆善款以配合社會的需要,為服務進行擴展及優化。黃的於本月六日退出服務,當中無障礙應召的士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明愛為了填補黃的所提供的無障礙服務,初步計劃加強轄下「無障礙出行」服務,並會添置具升降台的無障礙車輛為行動不便的人士提供出行及預約服務。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捐贈之六十萬元善款中,首項服務計劃是添置具上述功能的車輛,預計用款四十多萬元。
此外,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為支持「第四十五屆明愛慈善園遊會」, 積極呼籲員工認購慈善獎券,合共認購獎券金額為澳門幣十四萬五千六百元。中國銀行澳門分行青年協會於剛過去的明愛慈善園遊會 設置攤位為明愛籌款,透過攤位所籌之善款為澳門幣二萬一千多元,該善款將不扣除任何開支全數撥捐澳門明愛作為社會服務用途。
澳門明愛感謝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及義工們的努力,為本澳慈善事業不遺餘力,為有需要的人謀福祉。
2014年第3季公司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3季新成立公司有1375間,按年增加228間;註冊資本為2.0億元(澳門元,下同),按年上升55.6%,當中工商服務業註冊資本(8127萬元)增加近2倍。按行業劃分,新成立公司以經營批發及零售業、工商服務業最多,分別有447間及258間。同季解散的公司有107間,撤銷資本4311萬元。
按資本額劃分,註冊資本少於5萬元的新成立公司有951間(佔總數69.2%),資本額為2493萬元;另一方面,註冊資本在100萬元或以上的有40間,資本合計1.2億元(佔總數60.9%)。
第3季新成立公司資金主要來自澳門(1.4億元)及中國大陸(3276萬元),其中泛珠江三角九省的資金共2066萬元,廣東省佔1756萬元。按股東組合統計,全為澳門股東的新成立公司有905間,由澳門及其他國家或地區股東合組的有149間。
今年首三季新成立公司共3955間,按年增加20.5%;註冊資本15.3億元,顯著上升2.4倍。解散公司共392間,撤銷資本為8414萬元。
至今年第3季,註冊公司共47317間,按年增加4643間。
澳大學生勇奪德勤稅務精英挑戰賽優異獎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會計及資訊管理學系四名學生廖智壕、洪龍威、鞏夢媛及周婉婷日前代表澳大參加全國「二○一四德勤稅務精英挑戰賽」過關斬將,勇奪優異獎。
是次賽事共有六十四所來自兩岸四地的高校參加,當中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台灣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隊伍,澳大代表隊在初賽中已經嶄露頭角,以港、澳分組(第四組)比賽第一名晉級,並在決賽上為模擬的商業案例撰寫和展示解決方案,獲得由稅務官員、企業高管和德勤稅務合夥人/總監組成的評審團的青睞,勇奪優異獎和人民幣一萬元的?學金。
德勤稅務精英挑戰賽由上海德勤稅務師事務所及德勤稅務研究學會每年為兩岸四地高等院校學生舉辦的一項國際化、專業化的稅務專項賽事,比賽目的旨在豐富大學生稅務知識,培育稅務專業人才。
2014年郵票節:『畫出郵票故事』創作比賽結果及作品展
本年度「畫出郵票故事」創作比賽總共收到了178份原創參賽作品,包括公開組20份,小學組44份和中學組114份,頒獎禮將於明年3月1日舉行。評判們對是次參加作品讚譽有加,因為作者們發揮了無比的想像力,讓每一幅精心巧繪的作品構圖結合郵票原創設計者的創作意念,從而延伸和展現郵票設計的無限可能性。通訊博物館將於2014年12月2日起至明年3月1日期間,在地下臨時展覽廳展出本次的參加作品,歡迎大眾前來參觀欣賞。2014年度的評選結果是:
公開組得獎者:冠軍:陳沛琳。亞軍:龍雪兒。季軍:尹燕楹。
最佳作品:陳靜晶,林偉敬,程嘉玲。
小學組得獎者:冠軍:聖羅撒英文中學 - 杜心悠。軍:嘉諾撒聖心中學中文部 - 鄺芷君;指導者:梁韻琪。季軍:鮑思高粵華小學 - 古駿晞
最佳作品:聖羅撒英文中學 - 杜心妤。培正中學 - 許以琛;指導者: 王桂芬。培正中學 - 江彥婷;指導者: 王桂芬。
中學組得獎者:冠軍:海星中學 - 老嘉怡。軍:東南中學 - 鍾靜宜;指導者:梁淑華。季軍:聖公會(澳門)蔡高中學 - 楊穎琳;指導者:梁劍楓。
最佳作品:培正中學 - 鄭雅文;指導者:區穎斌。廣大中學 - 黃子豪;指導者:黃斯婷。東南中學 - 彭嘉寶;指導者:梁淑華。
澳門視覺藝術產業協會率團考察台灣藝術市場
由澳門視覺藝術產業協會主辦《收藏‧藝術系列活動--台灣藝術市場考察之旅》已於本年11月1日至3日順利舉行。活動旨在推廣本澳視覺藝術產業,加深大眾對藝術品的認知,開拓市民對藝術收藏的興趣,為本澳視覺藝術產業發展奠立基礎。
本次行程由會長吳少英帶領,特邀台灣畫廊協會資深顧問陸潔民先生導賞參觀《201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並由台灣黎畫廊、大未來林舍畫廊、印象畫廊、安德昇及U SPACE GALLARY、北投文物館的負責人及資深學者深入淺出當地藝術市場發展及經營策略,加深對藝術收藏認識,同時了解藝術投資的方向及定位。亦邀請了台灣藝術及收藏家諸品方小姐分享收藏品及經驗。台灣畫廊產業發展在亞洲華人地區起步最早,文化底蘊深厚,藝術市場機制相對成熟,且毗鄰澳門,選擇台灣作為考察目地的,有助日後持續觀摩及交流。
活動吸引廿多位對藝術收藏及投資有興趣的人士參與,其中包括文化創意產業及廣告界資深從業人員、藝術工作室、文化社團、公共部門及畫廊負責人等,當中不乏藝術及設計界菁英。除了拓展參加者對台灣藝術市場的認知和了解,更達到促進了台、澳兩地視覺藝術產業交流的目的。
此外,《收藏‧藝術系列活動--與澳門藝術連線》活動亦即將於11月27日至30日舉行,作為該系列活動的壓軸部份,本會特邀近年活躍於香港及北京的資深策展人莫偉康帶領參觀《2014藝術澳門博會》及參訪本澳藝術家工作室。活動歡迎對本澳藝術有興趣的人士參加,有關活動稍後於 http://mvaia.weebly.com/公佈。關於更多《收藏‧藝術系列活動》詳情,亦可瀏覽Facebook.com/mvaiamacau 或致電6289 0000查詢。
民署溯溪夜遊活動接受報名
民政總署為延續十月四日動物保育日活動,將於十一月十五日(星期六)晚上八時至九時於路環石排灣郊野公園之步行徑舉行溯溪夜遊活動,讓參加者從不同角度聆聽澳門的自然環境,活動需時約一個小時,歡迎市民參加。
主辦單位將安排導賞員隨行,歡迎十二至六十五歲人士報名參加,有興趣者可於十一月十日至十二日到民署各服務站或市民服務中心繳費報名,費用為每人澳門幣五元,名額二十名,先報先得。為響應環保請各參加者自備飲用水,並請自備電筒。
活動設專車來回接送,當天晚上七時三十分於八角亭巴士站集合及開車,回程送返集合處解散。查詢可致電2888 0087,活動當天查詢可致電6636 6266。
若參加人數不足十人或活動當天遇上惡劣天氣,主辦單位有權決定取消活動或延期。如活動取消,參加者須保留收據以便主辦單位作出安排。
全球華語語法研究澳門工作坊在澳門理工學院召開
「全球華語語法研究」是華中師範大學終身教授邢福義先生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為了促進專案進度、交流總結經驗、明確重點難點,台灣、澳門、新加坡和香港四個子課題組於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一日至兩日,在澳門理工學院澳門語言文化研究中心舉辦了為期兩天的「全球華語語法研究澳門工作坊」。
此次工作坊由澳門理工學院澳門語言文化研究中心主辦,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和澳門語言學會協辦,美國夏威夷大學李英哲教授擔任主持,澳門理工學院澳門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兼秘書長周荐教授致歡迎詞。
來自美國夏威夷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清華大學、台灣中央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台灣新竹教育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暨南大學、廈門大學等十四所高校或研究機構的廿一位代表參加了此次工作坊。
其中,廈門大學陳松霖助理教授、台灣清華大學曹逢甫教授、台灣新竹教育大學的鄭縈教授、澳門大學徐傑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周清海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吳瑞文副研究員、台灣中央大學陳秀琪副教授、香港嶺南大學田小琳教授、香港理工大學石定栩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鄧思穎教授先後做主旨發言,主要從四個方面分別就台灣、澳門、新加坡和香港的語法特點研究展開了全面、深入而熱烈討論:第一、語法項目的選擇原則問題,是突出特點的「多做異、少做同」原則,還是非對比性的整體性描寫原則;第二、是從詞彙學角度還是從作為語法基礎的詞類角度分析詞語問題;第三、如何分析造成各地語法特點的原因問題(是文言、方言、英語、日語、葡萄牙語還是自造等);第四、如何分析各地語法的共時差異、歷時變化、語言接觸、方言與通用漢語(國語、普通話)的關係等問題;第五,如何區分書面語語法、口語語法、方言語法等問題。
澳門工作坊得到了澳門理工學院、澳門大學和澳門語言學會的鼎力相助,為四個子課題組的成員確立研究原則、明確研究目標、選擇對比對象、提取語法現象奠定了基礎,為全面推動「全球華語語法研究」的順利進行和按期完成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北京天空的「APEC藍」
葡文《澳門句號報》日前發表評論,贊揚中國首都近日出現今年十月以來最清爽蔚藍的天空。
評論引述中國網民在社群網路所載,稱北京近日的天空出現令人「驚喜」的「APEC藍」。APEC是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的英文簡稱,是亞洲—太平洋地區級別最高、影響最大的區域性經濟組織,這個組織正準備在北京召開大會。APEC是網民給近日北京天空照片題上的名稱。
評論認為,由於APEC會議的舉行,北京全城進入戒備狀態,連首都附近的一些地方,如天津、河北等都一樣,為了維護空氣品質,在上述會議期間,大多數工廠都要停工停產,路上汽車限行,甚至有許多學生停學,更由此產生了「亞太經合組織黃金週」(較長假期)。由此可見,中央政府對APEC的高度重視。
雖然許多活動停頓了,但幸運的是,中國的努力並沒有白費,至少北京可以擁有驚人的晴朗天空,值得慶祝。
上一次發生這種情況,無疑就是二零零八年的奧運會,北京以它三千年來的全新面貌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遊客。
然而,到了下週二,即該會議結束之後,北京又將會如何?希望正如北京奧運中國人所唱「我們萬眾一心」,切實減排,徹底治好霧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