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20141110號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台灣「九合一」縣市議員選舉
2014-11-10
台灣『九合一』選戰熱鬧非凡,除了最激烈的縣市長之爭外,縣市議員選舉在島內也備受矚目,因為他(她)與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各縣市議員的席次、選區比較,將可以更好地了解這項選舉。
考慮到地方民意代表性和議員運作效率,台內政部將縣市議員名額區分為『區域議員名額』及『原住民(少數民族)議員名額』,按人口數核算具體席次分配,每4席次需有1個婦女名額。
據海峽導報報導,今年1月台灣最新修訂的地方制度法規定,『六都』(6個『直轄市』)議員名額的計算,是將總人口扣除少數民族人口後,人口在200萬人以下的不超過55人,超過200萬人的不超過62人。此外,平地、山地少數民族人口在2000人以上者需選出少數民族議員。
按此規定,新北市共有66席市議員,台北市為62席,桃園市為60席,台中市有63席,台南市為57席,高雄市為66席。其中,新北市和高雄市擁有的席次最多,而桃園市擁有最多的少數民族議員(平地少數民族3席、山地少數民族2席)。
其餘16個縣市則按照人口比例產生議員,兩個人口大縣屏東縣、彰化縣分別有55席、54席,離島地區擁有的議員最少,金門、澎湖都為19席,馬祖則僅有9席。
在今年選舉中,台灣22個縣市總共將選出907名議員。在『六都』部分,台南市、桃園市約3.4萬人產生1席議員,台中市約4.2萬人產生1席議員,台北市約4.3萬人產生1席議員,高雄市約4.4萬人產生1席議員。
而如果按每位議員分配的土地面積來看,花蓮縣議員的『管轄區』最大,平均每位議員需要管理140平方公里,是最小的嘉義市議員(2.50平方公里)的56倍。其他分配面積較大的還有台東縣的117.18平方公里和南投縣的110.98平方公里,而面積較小的則有新竹市的3.16平方公里和馬祖的3.20平方公里)。
在『六都』部分,高雄市議員平均管理44.7平方公里,是台北市議員4.31平方公里的10倍。
(香港中通社記者 木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