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金透露優先處理範疇

2015-05-20

【特訊】據一份葡文日報報道,去年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資助個案140項,當中只有百分之二十是從事研究開發活動的私人企業。行政委員會委員鄭冠偉接受該報訪問時表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澳門缺乏有志開發研究的科學人才。

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於二〇〇四年成立,由行政長官崔世安擔任主席,旨在配合澳門特別行政區科技政策的目標,對相關的教育、研究及項目的發展提供資助,尤其是具有“革新性的”、“競爭性的”項目。然而十一年來,企業申請財政支助的個案仍然處於少數。鄭冠偉稱:“研究工作需要很長的時間,但研究的結果並不是一時三刻得到。大部分的企業寧願投身博彩業,因為其盈利效率相對較快見到。趨勢就是中長期的投資不會被考慮。”

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對中藥、計算機技術、生物化學、環境研究等一直都是優先處理的範疇,一直以來,澳門大學和科技大學是兩所提交最多相關方案的實體,同時也是獲得最多資源的機構。鄭冠偉為選拔申請的步驟做說明:“五位分別來自台灣、中國、澳洲和澳門的專家負責對申請者交來的方案按其技術、科學和實踐能力作分析。然後將有關方案交予相關範疇的專家做詳細的研究。最後我們會邀請申請人為其提交的方案做簡介和解釋。當有關方案通過技術性審批以後,將會被提交到行政委員會審批,如果預算起過五十萬的話,需要再呈交信託委員會評審。”

2015年2月公佈的一份有關2013年128份資助方案的報告指出當中關於中藥的個案有24份,關於電腦資訊的有14份,生化科技的有8份,自然環境科學技術的有7份,申請實體合共有11個,資助款項總數超過34萬澳門幣。

每一份受到資助的申請都必需就其研究報告階段性向專家提交結果。委員解釋:“有關結果需通過不同的審核,一方面針對計劃的研究部分,例如在科學雜誌上發佈的文章,另一方面是針對有關的產品質量。”

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同樣接受個人申請,只要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或者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內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的人士。例如,基金在2013年資助了一份資訊範疇的計劃、一份生產技術領域而及一份新型材料科學的研發。

現行的高等教育法案草案一旦在立法會上通過討論,政府就會設立高等教育基金,它與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可以互相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