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聞集納

2015-07-11

食安中心對市售食品進行真菌毒素調查未見異常

Δ民政總署食品安全中心持續監察市面流通食品的食用安全情況,早前開展了市售食品之真菌毒素調查,於市面抽取不同種類及品牌的食品共一百一十個樣本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所有樣本均未見異常。

真菌毒素是指由某部份真菌所產生的有毒性代謝物。真菌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中,當穀物、堅果、水果等農作物在種植、採收、加工及貯存過程中受真菌感染,加上置於溫暖、潮濕等有利真菌孳長的環境下,便有機會產生如黃麴霉毒素、赭麴霉毒素等真菌毒素。本澳氣候溫暖而潮濕,食品容易因貯存或處理不當而發霉,一旦受真菌毒素污染,一般的加工、烹煮無法將真菌毒素完全去除,倘若長期食用含過量真菌毒素的食品,會對健康構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是次市售食品調查中,民署食安中心分別抽查本澳各區超級市場、雜貨店及百貨公司出售的多款食品,產地包括中國、台灣、日本、澳洲、葡萄牙及意大利等國家或地區,種類包括牛奶、果汁、麵粉、植物油等共一百一十個樣本,並進行了真菌毒素的檢測,調查結果顯示所有樣本均未見異常。

食安中心提醒市民,在選購食品時應光顧可靠及衛生的店鋪;食品應貯存或陳列於合適的溫度、乾爽及通風的環境下;購買預包裝食品時,留意包裝是否完整及注意食用期限;購買後應按照包裝上標示的保存方法妥善貯存,更應視乎實際用量而選購,開封後應盡快食用;網上售賣之食品難以核實其貯存及運送等過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市民應特別留意在網上所購買的食品性質及潛在風險。

同時,業界應向信譽良好的供應商獲取貨源,運送及存放等各個過程均須符合衛生安全,並將食品適當貯存及展示;業界亦有義務保存食品進出貨紀錄或相關單據,以便供權限部門能追蹤食品的來源和流向,保障自身權益。倘若對食品的衛生狀況及質量存疑,如出現發霉、變色等異常現象,則不應購買或出售。

是次市售食品之真菌毒素調查結果已上載至食品安全資訊網www.foodsafety.gov.mo,市民可登入瀏覽詳情。

新控煙法生效至今共檢控逾兩萬八千人次

△《新控煙法》自二零一二年一月一日生效起,截至二零一五年六月三十日,控煙執法人員共巡查場所831460間次,即平均每日651間次,累計檢控27807人次。

而自二零一五年一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控煙執法人員共巡查場所145236間次,即平均每日802間次,檢控總數為3654宗,包括3628宗違法吸煙個案及26宗銷售不符合標籤規定的煙草製品等違法事實。在違法吸煙個案中,男性有3371人(佔92.9%),女性有257人(佔7.1%);當中為本澳居民有2276人(佔62.7%)、遊客有1187人(佔32.7%),外地僱員有165人(佔4.5%)。檢控個案最多的違法場所類別分別為網吧 (共674宗,佔18.5%)、公園/花園及休憩區(共471宗,佔12.9%)、及商店及購物商場(共465宗,佔12.7%),當中以塔石區發出的控訴書最多,約佔32.5%;此外,有172宗個案需召喚警察協助。而在繳付罰款方面,共有2805人(佔76.8%)已繳付罰款。

娛樂場控煙方面,自二零一五年一月一日起至六月三十日,衛生局及博彩監察協調局聯合就全澳娛樂場巡查了222場次,共檢控了217宗違法吸煙者,當中男性有201人(92.6%)、女性有16人(7.4%);遊客有168人(77.4%)、本澳居民有49人(22.6%)。

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明舉行

Δ為推動對“澳門歷史城區”及澳門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研究,由國家文物局支持,文化局、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慶祝澳門申遺成功十周年─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將於本周日(七月十二日)上午十一時在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四樓舉行,費用全免,歡迎市民參加,研討會參加者將獲贈限量“澳門世界遺產建築立體紙模型”乙份。

是次研討會邀請多位海內外從事文化遺產工作的專家學者進行演講,有關專家學者涵蓋學術研究、建築、修復、規劃及推廣教育等領域,均長期從事文化遺產工作,其成果及貢獻得到廣泛認可。主辦單位期望透過演講者廣闊的國際視野、豐富的專業經驗、具前瞻性的思維,促進澳門文化遺產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相關領域的專業水準。演講者包括澳門文化局局長吳衛鳴;耶路撒冷比撒列藝術與設計學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城市設計與保護研究教席教授邁克爾.特納(Michael Turner);美國規劃協會“規劃事業傑出人物獎”及國際文物修復學會“福布斯獎”得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澳大利亞文物建築修復專家、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副主席及該會兩個國際學術委員會的專家委員彼德.菲力浦斯(Peter Phillips) ;澳門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獲法國教育部頒授“法國教育騎士勳章”的澳門大學教授湯開建;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前副主席、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理論委員會成員、中國文物學會世界遺產研究會會長郭旃;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韓國分會前主席、獲頒“玉冠文化勳章”的韓國東國大學教授李惠恩(Hae Un Rii);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及該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張兵。

研討會主講者將以普通話或英語發言,現場設粵語、葡語、普通話及英語傳譯服務,研討會名額有限,報名及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八三九九六四三一梁小姐或八三九九六三九二彭小姐,詳情可瀏覽網站www.icm.gov.mo/mhd10/c/event/5242。

生物醫學專家雲集澳大探討生物醫學研究

Δ由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舉辦的“第二屆澳門生物醫學科學研討會"昨日於澳大揭幕。近二百名國際知名教授及科研人員相聚一堂,共同就近年生物醫學領域上的突破和發展趨勢、以及全球健康研究等議題深入交流和討論,從中尋找合作的機遇。

研討會主禮嘉賓有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委員鄭冠偉、衛生局副局長兼仁伯爵綜合醫院院長郭昌宇醫生、鏡湖醫院院長馬學章醫生,何鴻燊博士醫療拓展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禤永明及民政總署食品安全中心部長張桂達和澳大校董會成員區宗傑等。

澳大健康科學學院院長鄧初夏教授表示,研討會聚集了生物醫學領域上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分享其研究理念,與會者也藉此了解該校健康科學學院研究範疇和長遠目標,並探討其研究團隊及相關尖端基礎設施如何更好地配合癌症研究項目和促進澳門健康醫療的發展。鄧初夏教授相信此研究會將有助其研究團隊邁向目標。

與會專家學者有諾貝爾獎得主Ada Yonath和Aaron Ciechanover、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副院長洪明奇教授、以色列科學及人文學院院長Ruth Aaron、美國塔夫茨大學Philip Hinds教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康毅濱教授、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研究院鄭敏展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科學系主任童亮教授及澳大中華醫學研究院副院長葉德全教授。他們就癌症治療、生物醫藥、基因學及蛋白質研究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分享其研究理念。

諾貝爾得主Ada Yonath澳大開講

Δ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邀請了以色列科學家、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Ada Yonath教授到澳大演講,探討微生物如何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以及保護人體消化道微生物群的重要性,吸引了數百名澳大師生、學者及相關範疇研究人員到場聆聽,瞭解遺傳密碼、核糖體與抗生素三者的關係。

講座上,Ada Yonath教授以“抗生素抗藥性及微生物群的保護”為題進行演講,就現今抗生素的病理作用發表其見解及研究結果,揭示了大部份抗生素抗藥性的成因,為抗生素抗藥性最小化之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有希望顯著改善現有抗生素的成效。Yonath教授的研究成果亦為針對特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之設計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方向,傳統抗生素缺乏病菌針對性,即病人於服用時,其體內之病菌及有益菌均會被殺死,而這種新型抗生素可確保病人用藥時體內之益生菌不受影響,從而達到更有效治癒疾病的效果。是次講座反應熱烈,與會者踴躍參與。

生於耶路撒冷的Ada Yonath教授精於核糖體的研究,她成功拆解核糖體的分子結構並對其功能作出了闡釋,故於2009年與其餘兩位科學家一起榮獲諾貝爾化學奬。Yonath 是過去十年以色列諾貝爾獎得主中首位女性,亦是 45 年來首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女科學家。

勞局人資辦與兩商會會面

Δ勞工事務局及人力資源辦公室日前與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及澳門建造商會會面。雙方分別就如何完善外僱管理及勞資雙方法定權益落實等方面表達和交流意見。

勞工局黃志雄局長和人資辦盧瑞冰主任表示,就本澳大型建築工程陸續完工和外僱退場的情況,樂見商會對政府執法的支持和認同,會議上促請業界必須加強對外地僱員的聘用及退場管理,並妥善依法做好僱員資料記錄及文件保存的工作,以及處理和協調好承判商及各分判商的相關工作,以便有效保障勞資雙方的合法權益。

另外,勞工局和人資辦將繼續與業界加強溝通,並進一步強化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導工作,讓勞資雙方加深對自身權利與義務的認識和理解,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糾紛,共同構建和諧穩定的勞資關係。

出席會面的包括有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副局長劉偉明及李樂怡代副局長,人力資源辦公室盧瑞冰主任及陳元童副主任,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梁超通會長、蕭東文理事長及澳門建造商會鄧漢昌理事長等人。

了解大熊貓一天的生活

Δ大熊貓“開開”、“心心” 落戶石排灣郊野公園澳門大熊貓館已兩個多月,於6月1日起與市民正式見面。為了讓民眾增加對大熊貓的認識,新聞局特別為新一對大熊貓攝製《大熊貓的一天》視頻短片,透過拍攝熊貓在獸舍的活動,令市民和旅客了解大熊貓在本澳的生活情況。

《大熊貓的一天》視頻短片趣味與資訊性兼備,以輕鬆的手法,介紹大熊貓的日常生活。透過飼養員與熊貓的互動交流,帶出如何餵食熊貓、對熊貓進行訓練及健康檢查等知識。

飼養員每天會觀察熊貓睡醒後的精神及進食的情況,除了提供鮮嫩的竹葉給熊貓進食外,還會準備草食性餅乾和雜食性餅乾等不同口味的食物,方便飼養員和獸醫在有需要餵藥時,熊貓能更容易接受。為了鍛鍊熊貓後肢的力量,飼養員餵食熊貓時會用食物吸引熊貓站起來進食,這種訓練對熊貓將來繁殖交配十分重要。此外,視頻短片還會呈現熊貓與市民見面、熊貓在棲息架上走動、飼養員為市民提供大熊貓保育資訊等情況。

《大熊貓的一天》視頻短片已上載於新聞局Youtube專屬頻道(www.youtube.com/user/macaogcs),歡迎市民觀賞。

環境保護局籲自備環保袋購書

Δ為推動居民於購物時養成自備環保袋,減少使用塑膠袋的習慣,環境保護局於7月至8月期間,繼續與舉辦「澳門書市嘉年華」及「買賣舊書」活動的主辦單位合作,共同呼籲居民自備環保袋前往書展或買賣舊書現場,減少取用塑膠袋,共同實踐「減塑」環保行為。

為鼓勵市民到書展現場購書時自備環保袋,減少索取塑膠袋,環境保護局於7月10日至19日期間與澳門閱讀寫作促進會合作,於「2015澳門書市嘉年華」場內展出「減塑」相關展板以及張貼宣傳海報等,以提升市民的「減塑」意識。此外,亦於場內舉行「2015減塑有著數」的活動,凡澳門居民於現場購書時不索取膠袋或自備購物袋,即可於收據上加蓋指定印章,填妥個人資料後,將收據投入設於現場之「2015減塑有著數」收件箱,或在8月31日前投入設於環境保護局、各商號及協辦單位等專屬收件箱內便可參加幸運大抽獎,有機會贏取豐富獎品,包括:大獎5名(平板電腦)、特別獎5名(單車)及安慰獎500名(內含100澳門元的電子儲值卡)。

與此同時,環境保護局與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於7月至8月期間再度合作,於「2015買賣舊書」活動中呼籲參與者購書時自備環保袋,現場亦設有環保袋收集點,鼓勵將家中清潔的環保袋回收,而所收集的環保袋會供活動完結後退書時使用。

「源頭減廢」是環境保護局一直關注和重視的問題。透過「意識提升」及「自願性措施」兩個層面,深化市民「減塑」意識、持續推進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減塑」的環保行為;另為了更好地推進限塑工作,環境保護局將於稍後就澳門未來推行限制使用塑膠購物袋之制度作公開諮詢,主要圍繞徵費等內容諮詢公眾意見。

澳樂『二十世紀的曙光 』室內樂崗頂上演

Δ文化局澳門樂團室內樂音樂會《二十世紀的曙光》將於七月十八日(周六)晚上八時在崗頂劇院上演,為樂迷送上二十世紀著名的音樂作品,感受另類的古典音樂。

是次音樂會為樂團總監呂嘉首次執捧的室內樂音樂會,他將帶領樂團演奏三首各有風格的現代室內樂,包括史特拉汶斯基的《管樂八重奏》和《普欽奈拉》組曲,以及巴托克的《嬉游曲》。史特拉汶斯基和巴托克都被公認為孕育二十世紀一代音樂新風的傑出人物,史特拉汶斯基被譽為“音樂界的畢卡索",在其音樂創作生涯中,經歷了多種迥然相異的風格時期。是次音樂會中的《管樂八重奏》和《普欽奈拉》組曲堪稱其典型代表作;而巴托克的《嬉游曲》有別於十八世紀末維也納風行的嬉遊曲風格,樂曲加入了匈牙利民謠元素。

《二十世紀的曙光》音樂會門票已於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票價分一百及八十元,購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詳情及節目查詢可瀏覽澳門樂團網頁www.icm.gov.mo/om。